12世纪随着源平合战的结束,镰仓幕府逐步建立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家贵族们的奢靡生活,从而使部分生产力得到释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及手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13~14世纪,日本的描绘类漆器,取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此时,丸粉、消粉、梨子地和平目地逐渐出现,使描金式样趋于多变。此外描割,切金等多种技法的综合应用,使莳绘日臻成熟。此时中日在漆艺上的前进路线上也出现了分野,中国自南宋开始逐渐转向了雕刻漆器,而日本则在描绘类漆器上日益精进。
12世纪 平安时期 片轮车莳绘螺钿手箱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中日在漆器上的再一次交流,已是明代早期。据记载,明永乐元年、四年、五年分多次赠送给当时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剔红漆器百余件,被日本之后的统治者继承下来,现在多作为公私收藏,藏放在美术馆、文库、以及藏家手中。由于剔红的制作周期较长,因此永乐时候赏赐的,很可能是元代或者是明初制作,出自当时的雕漆大家张成、杨茂之手。这也使此后出现了“堆朱杨成”的匠名,一直袭名至今,已历二十一代。
永乐帝敕书
此后在明初永宣时期,中日的文化交流似乎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明代曾经记载一则轶事,其最早的出处是文人张弼在其所著的《明文在》第八十四卷中,题为“义士杨景和埙传”。主要讲述了明朝天顺年间,杨埙作为一位义士,敢于上疏喊冤。同时,又用谋略揭穿了门达欲诬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的阴谋。
其中在写杨埙的背景时提到,“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从这里可以看出,杨埙的家庭并非显赫所以祖父辈已经不可考,只知道他的父亲是一名漆工,宣德时期,曾经有人被派遣到日本学习莳绘技法。归来之后,杨埙又去向这些人学习这类泥金画漆的制作方法。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实漆工一般都是服务于涂刷、装饰建筑,以及匾额制作,在清代供职于紫禁城,与圆明园的漆作。根据王世襄先生的《清代匠作则例彙编》里的内容,也可知道即便有装修作,有相当一部分漆作工匠,从事的还是与建筑的营建、修缮有关的工作,宫廷亦是如此,更无外乎民间。由此可知精巧小件器物的使用并非广大劳动阶层所需,即使在明清手工业发达时期,其制作者也当数漆工中的小众。
清代匠作则例汇编:装修作 / 漆作 / 泥金作 / 油作
中国书店出版
后文中有说“而 [杨埙] 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zé)指称叹,以为不可及。”由此可以看出,杨埙本人不仅学会了从日本传回的手艺,同时还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其中,除了之前就一直沿用的纯金之外,还会使用其他颜色的泥金画法,以及螺钿工艺。对这样的作品,张弼用了“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来形容,可以想见,应该是非常漂亮。最终日本人在见到之后,都会称赞,认为自己做的不如杨埙的作品好。
明万历 彩绘描金山水人物纹漆盒
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使用五色金这种工艺的作品,从目前的存世品来看,在明代早期乃至中期,并没有类似器物。现在能看的最早的,已经是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晚期的彩绘描金山水人物纹漆盒。究其原因,也许是某一匠人作品在历史洪流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未能留下太多痕迹,也不排除是文人为衬托人物形象而有所夸张。
但是到了清代,尤其是雍正时期以后,由于受皇帝个人喜好的影响,这一类描金漆器大量增加。而雍正朝活计档中将描金漆一律称为“洋漆”或“仿洋漆”。这里的“洋”指中国的邻居日本,顾名思义“仿洋漆”是指仿日本的漆艺。从其制作工艺及最终效果来看,确实已不输于日本。使得这类描金彩绘漆器,在隔海相望的两地再次茁壮成长,并蒂花开。
清乾隆 识文描金瓜形漆盒
故宫博物院藏
18世纪 金漆瓜式盒
故宫博物院藏
并蒂花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