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不应该是为了有而有,它应该是被需要而存在。”近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上,许多人被一本讲述上海非遗技艺的精美绘本《金绣娘》深深吸引。
这本原创非遗绘本由宝山区图书馆和宝山区非遗保护中心、宝山区作协联手推出,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明快的色彩,展现上海市级非遗“罗泾十字挑花”和宝山区级非遗“四喜风糕”的独特魅力。该绘本的诞生,不仅记录和传承了非遗技艺,更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推广,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打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在展览现场,罗泾新媳妇戴着兜头巾、捧着《金绣娘》的阅读场面,打动了在场的许多人。一个根植当地的原创故事,一件充满生活气息的绣品,一段匠心独具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了新时代农村的风貌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4CCBF上海国际童书展上,《金绣娘》作为中国原创精选20本之一,和来自全球的精品童书展陈于“编织想象·当童书遇见时尚”特展,再次引发了海内外童书界的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金绣娘》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它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更在于它对传承非遗技艺的创新。该绘本借鉴了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作品。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让非遗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也让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近期出版的非遗技艺传承绘本“金”字系列的第二本《金龙船》也登上了“妈妈的选择·2024原创好绘本”推荐好书榜单,第三本关于宝山寺榫卯结构技艺的绘本也在创作中,预计明年与读者见面。
宝山区图书馆历经数年的摸索和协作配合,以非遗技艺为根,以优秀图书为引,融合图书出版、非遗传播和阅读推广“三位一体”,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网络已悄然成形了一种共生共长的活态样貌。这种结合不仅让非遗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吸引更多的人走上乡村文化振兴之路,让非遗文创不是为了有而有,应像这样被需要而存在。
作者:李婷
文:李婷图:主办方编辑:王彦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