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眼包”的奇幻旅程:有人带着它见证新生命降临,有人背着它重走长征路

日前,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市委社治委、市教育局推出我的城市记忆·大运“显眼包”市民创意征集展示活动,面向全社会发出“显眼包征集令”。截至9月27日,共有约200件作品参与此次活动。

在众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蓉宝与成都产生的“火花”,不少作品背后还有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比如有人带着显眼包去贵州开展了一段奇妙之旅,有人带着显眼包见证了新生命的降临,还有人将显眼包当作生日礼物送给父亲。

正值成都市规划馆即将全新亮相之际,市规划馆联合成都传媒集团新闻国旅策划开展“成都显眼包”大运宣传品特展,将会把精选出的大运“显眼包”进行展出。

▲显眼包跟着主人“外出旅游”

带着显眼包再走长征路

在近200件参选作品中,一款内容简单但是已“走”过长征路的显眼包引人关注。

这款设计作品上除了一只害羞地捂着双眼的大熊猫“花花”外,还有一碗盖碗茶,茶杯上写着“CD”两个字母,正是“成都”拼音首字母。

▲杨文侠设计的显眼包

该包的设计者“80后”女士杨文侠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带着显眼包去了一趟娄山关,这是当年长征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

杨文侠表示,选择红色之旅,既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也是为了宣传成都的文化,想让旅途中遇到的人更加了解成都、爱上成都。“他们看到我背着显眼包,就知道我来自成都。这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写着“费头子”的显眼包很“成都”

参与本次作品征集的成都市民黄羽彤,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她的显眼包上有“费头子”“冰欠”“跟灯酒”等典型的成都方言。“‘费头子’就是调皮捣蛋的人,‘冰欠’就是非常冷的意思,‘跟灯酒’就是老白干。”黄羽彤耐心地解释着包包上的方言含义,“我觉得成都方言很有趣,也很有特色。它可以很精准地表达某个意思,普通话有时难以做到。”

▲黄羽彤设计的显眼包

她告诉记者,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对成都方言不了解了,她特别希望通过设计这款显眼包,传播成都文化,让更多的人通过方言对成都有更深的了解。

据了解,此次评选的维度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创意度,画风鲜明且积极向上、具有成都元素、体现大运传承精神和城市文化。二是创造力,将显眼包改造成为不同款式或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叠加创作的。第三则是故事性。

此次精选出的大运“显眼包”将在成都规划馆、成都美术馆、春熙路、宽窄巷子、天府艺术公园、锦里、东郊记忆等城市地标展出。展出作品的创作者将获赠一套“文明福袋”和我的城市记忆·大运“显眼包”市民创意优秀作品展出证书。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胡谦 图据受访者

编辑 于曼歌

此前报道:成都“显眼包”去哪了?全城征集

成都大运“显眼包”远游阿尔及利亚,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千山万水的情谊

“别人背玲娜贝尔,我们背蓉宝!”一天收到近200件作品,这些成都“显眼包”够显眼!

一群小学生秀出大运“显眼包”:稚嫩画笔描出传承与创新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