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医名家带你了解“颤症”(特发现震颤、帕金森)

特发性震颤跟帕金森病的震颤不同的是,特发性震颤是动作性震颤,不执行动作时完全放松,而且特发性震颤主要集中在上肢,一般下肢很少抖。另外,该震颤有时会累及到头部,包括声音会出现震颤,病人多数会有家族史即父母、兄弟、姐妹会有震颤,70%的病人可能会有家族史。震颤病人饮酒以后会有明显改善,但这种改善并不是永久的改善,酒劲过去后又会有震颤。

但是对于帕金森病的病人来说,喝酒完全不会减轻震颤,只有在特发性震颤的病人里面才会有喝完酒以后震颤减轻的情况。两种疾病的药物治疗也不一样

中医上特发现震颤和帕金森都属于颤症范畴,其病机虽不同,但通过辩证分型即可针对性治疗,一下是中医对颤症治疗的记录总结。

(一)《内经》对本病已有认识。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掉”字,即含震颤之义。<素司.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之论,《素问.五常攻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 、“掉振鼓懍”等描述,阐述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为后世对颤证的深入认识莫定了基础。

(二)明代医家对颤证的论述。

楼英《医学纲目.颤振》说:“颤, 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疾,其势为缓。”还指出,“风颤者, 以风入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 故使头招面摇, 手足颤掉也”,“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点,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阐明了风寒、热邪、湿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并指出本病与瘛疚有别。

王肯堂<证治准绳.顫振》除收录了《医学纲目》有关颤证的内容外,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认

为“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内经》 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肝主风,风为阳气,阳主动,此木气太过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木气鼓之故动。经谓风淫末疾者,此也。

亦有头动而手足不动者,盖头乃诸阳之首,木气上冲,故头动而手足不动。散于四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也。皆木气太过而兼火之化也。”说明本病属肝气太过,乘土侮金,化火生风而致筋膜不能约束的风病。并进而指出:“ 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

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病之轻者,或可用补金平木清痰调气之法,在人自斟酌之,中风手足觶拽,星附散、独活散、金牙酒,无热者宜之,摧肝丸,镇火平肝消痰定颤,有热者宜之;气虚而振,参术汤补之;心虚而振,补心丸养之;夹痰,导痰汤加竹沥;老人战振宜定振丸。”中肯地论述了本病的发病特点、预后和治疗。

孙一奎《赤水玄珠. 颤振门》又提出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治法为“气虚颤振,用参术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此外又指出“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治法是“清上补下”。至今上述治法仍有临床价值。

(三)清代医家的总结。

张璐《张氏医通.颤振》 在系统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颤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其预后有了较全面的阐述。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瘀、虚所致,导致肝之虚热或实热,脾胃虚弱,心肾虚衰,或夹痰、夹瘀,实热积滞等,并载列相应的治疗方药十余首。对颤证的脉象亦作了详细描述,指出:“诊颤振之脉, 小弱缓滑者可治,虚大急疾者不治。

间有沉伏涩难者,必痰湿结滞于中之象。凡久病脉虚,宜于温补;暴病脉实,宜于峻攻。若久病而脉反实大,暴病而脉反虚弱,决无收功之理也。”所述的脉诊和预后,对临床有重要意义,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认识日趋充实。

高鼓峰《医宗己任编》论颤证时指出:“ 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振摇而不能主持也。”故“须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或加味人参养荣汤;若身摇不得眠者,十味温胆汤倍加人参,或加味温胆汤”。高氏之论,指出了本病是以气虚为本,治疗强调补益。关注公众医学汇科普课堂了解更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