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技术(300409)11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子公司香港佳纳、广东佳纳与浦项化学签订NCM前驱体(高镍)《购买合同》,预估合同总金额约为59亿元。
公告显示,此次合同期限为三年(自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根据原材料市场价格、当前的美元汇率为重要依据测算,预估合同总金额约为59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89.82%。本次合同预估金额不构成业绩承诺。
道氏技术于2018年通过并购进入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后,近年来大力发展锂电材料业务,目前业务主要为“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其中,“碳材料+锂电材料”业务属于新能源锂电产业赛道。道氏技术的锂电材料产品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及钴盐等,上游主要为镍钴锰等原材料生产商,下游行业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记者注意到,广东佳纳是道氏技术开展锂电材料业务的主体,也是国内最早实现三元前驱体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钴盐和三元前驱体生产和销售体系。今年2月,道氏技术公告,拟对广东佳纳进行增资扩股合计10亿元,资金将全部投入江西佳纳,用于10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和2万吨钴盐、3万吨镍盐和5万吨电池回收产能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另外,道氏技术旗下香港佳纳的定位是海外贸易及投资平台。
此次合同交易对手方为浦项化学,该公司为韩国LG化学、SDI和SKI三大电池企业的锂电池材料提供商之一,是韩国唯一一家同时可以提供正负极材料的供应商,全球领先的新能源锂电池材料制造商,其第一大股东是韩国钢铁巨头韩国浦项制铁集团公司。道氏技术认为,浦项化学在行业内商业信誉高,合同履约能力强,履约风险可控。
公告称,本次销售合同的签订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不会因此对客户形成重大依赖。不会对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未来随着合同的顺利履行,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道氏技术还表示,合同的签订对公司发展和战略落地意义重大,有利于提升行业影响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优化客户结构,完善海外业务布局,推进产能规划的实现,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竞争力等。
锂电材料已逐渐成为道氏技术的核心战略业务。去年,道氏技术制定并披露了公司五年(2021-2025)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目标为三元前驱体及其配套业务进入行业头部地位,到2025年实现50万吨总产能,并形成配套的钴镍产能。
道氏技术此前10月份接待机构调研时曾介绍,公司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钴镍盐产线。英德基地已形成年产4.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龙南基地一期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建成。芜湖基地已开工,公司正积极推进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