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的夏日,安源区高坑镇楠木村的荷花竞相开放,成片的荷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绿野新村,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展开。
盛开的荷花
近年来,高坑镇楠木村紧扣“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精心打造田园综合体,并加速推动旅游配套服务落地,不断擦亮“乡村旅游”这张生态名片,以“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点,由内而外擦亮“底色”
“过去,在村子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村里不仅建有专门的厕所和垃圾桶,配备了垃圾车和洒水车,还有保洁员负责全村环卫工作。环境好了,人人也都变得讲究了。”楠木村村民吴新军笑呵呵地说。
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群众休闲场所
漫步在村内小道,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依山而建一个个竹篱围起来的农家菜园、林荫果园让这个小村庄充满浓郁的田园气息。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村庄巷道、房前屋后鸟语花香、干净整洁,放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在夕阳下快乐奔跑……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当人居环境整治的“排头兵”,又当“宣传员”,擦亮建设美丽乡村的“底色”。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的身影,在乡村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抓重点,“厕所革命”推进变革
现代化旅游厕所
在楠木村,不光村美,村里现代化的旅游公厕也让人眼睛一亮。在仙人桥景区山脚下,有一幢别致小屋,进屋才感受到这里是公厕,布置整洁典雅。楠木村的厕所改造,是高坑镇“厕所革命”的缩影。从犹豫到下决心、从观望到参与,老百姓支持参与厕所改造。“厕所革命”改变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卫生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彻底变革,进而改出美丽宜居乡村。“游客不断增多,这些基础设施就应该越多。”楠木村党支部书记吴军萍说,楠木村以人居环境清洁行动为契机,新建了总里程5公里的3条观光路线、3处生态停车场、1个休闲广场,路标、指示牌、路灯、木栈道、凉亭等设施也进一步完善。
破难点,文旅融合产业生金
葡萄种植园、水果采摘基地、多肉盆栽观赏研学基地等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园掩映山间,一个个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人纷至沓来,处处涌动的发展热潮激发出美丽乡村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这里建设得越来越美了,文化广场、环村游步道全都建成了,水、电、路、网等设施一应俱全,每家每户都住新楼房购置了新电器、新家具,现在我们村不比城里差。”村民吴新章高兴地说,“不光如此,我们这里集体经济搞得红红火火,而且各类基础设施还在加速升级中,游客也越来越多,旺季时,我家‘农家乐’都忙不过来了。”
游客在观景台游玩赏景
风光旖旎的楠木村,过去窝在深山无人识。现在,这里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栽花修路种水果,开农家乐、卖手工土特产、打造田园综合体,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让村民的左口袋装下“旅游钱”,右口袋放入“产业金”。
景色宜人。
从面子“靓”到里子“美”,不仅仅是环境美了,更事关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今,“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楠木村的一张新名片,古老土地上的乡村田园让人更加心驰神往。(供稿:安源区委宣传部 邬斌 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