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联合会:去年石化行业利润下降8.8%,今年效益将改善

“2024年是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筑底企稳的一年,全行业经营业绩特别是效益是‘十四五’的谷底,2025年将是行业再创佳绩的一年。”2月2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在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24年,石化行业实现营收16.28万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7897.1亿元,同比下降8.8%;进出口总额9488.1亿美元,同比下降2.4%。

除了化学矿采选、有机化学品、涂料、染料、现代煤化工这少数几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外,基础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化肥、农药、合成材料、轮胎等行业利润同比均下降,氯碱行业甚至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全行业亏损。

傅向升表示,2024年石化行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低位,同时也存在成本和管理因素。

据介绍,2024年原油及主要石化产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化学品价格同比下降4.1%,特别是部分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在1月17日召开的重点骨干企业和专业协会座谈会上了解到,多种石化产品和化工材料的市场价格都降到了历史低位,其中尿素、聚氯乙烯等产品已降到20年前的价格水平。

石化行业去年成本同比增加。傅向升分享了一组数据,从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看,石化行业增加了1.1元,油气板块增加了2.64元,炼油板块增加了1.89元,化工板块增加了0.42元。

“石化行业当前的突出矛盾是供大于需。多年来我国20多种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傅向升表示,石化产业正面临深度调整的阵痛期。当面临国际市场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时,石化行业“内卷”式竞争持续加剧。

去年,石化行业生产和消费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油气当量总产量同比增长4%,油气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8%;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7.2%,主要化学品消费总量增长6.1%。

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石化行业还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高端产品短缺的状况长期存在。

进出口方面,傅向升透露,受产品价格低位的影响,去年石化行业进出口量增价降。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石化行业进出口总额为9488.1亿美元,同比下降2.4%。其中,进口额6257.6亿美元、同比下降3%,出口额3230.5亿美元、同比下降1.3%,贸易逆差3027亿美元、同比下降4.8%,贸易逆差也出现同步下降。

傅向升表示,当前我们应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一边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升级改造盘活存量,另一边是强化自主创新实现新建装置和新增产能的高端化、差异化并做优增量,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