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1994

疯言酷语

1994年秋天,杨国强下定决心:接管碧桂园。

1993年,全国的物价从年初就一路攀高。由于国内资源不足,各方面进口需求急剧上升,国内紧缺的能源、原材料出口明显缩减。让形势更加严峻的,是金融秩序和市场秩序的混乱。1993年夏,中央做出了紧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决定。随即,国家建设部、国家土地局等单位联合颁发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1993年下半年也因此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起步以来所经历的第一个“寒冬”。

中央文件明确要求控制花园别墅、度假村、高级公寓的开发,对有关项目实行四不准,即不准立项、不核发规划许可证、不供给土地、不提供贷款,同时禁止机关单位购买别墅。对很多开发商来说,泡沫破灭了,市场在一夜之间暴露出残酷的一面。

房地产市场从火爆滑向萧条,别墅项目首当其冲。熙熙攘攘的售楼处冷清下来,为了刺激销售,房地产公司先是赠送全套进口家具,后来发展到赠送桑塔纳或夏利轿车。在广东,有些公司为了尽早归还银行高达25%的利息,将一些别墅价格一降再降,有的售价已经砍去一半。

1993年,碧桂园开盘典礼

1993年7月,碧桂园的首期400套别墅还未最后完工,就已经实际销售147套。但直到1994年3月底,实际销售才仅增加7套。1994年3月,只售出一套房子。国家政策的变化,加上现实困境的加剧,使得三和公司三家股东对前途的看法出现分歧。

1994年6月初,香港超确公司决定退出。超确公司退出后不到两个月,广发地产珠海公司亦要求退出。经双方协商,广发地产将其拥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北滘经济发展总公司。

当初三家合作开发的碧桂园项目,两年后成了北滘镇政府手里“烫手的山芋”。接管了全部股权的北滘经济发展总公司最先考虑将三和公司进行转让,但在当时的房地产黎明前的暗夜中,找了很多开发商,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

碧桂园项目首期在建别墅

这时,镇领导就和杨国强谈,问他“够不够胆”买下三和公司,继续碧桂园的开发。当时碧桂园的资产远比建筑公司大,接管碧桂园就好像小孩子背大人一样。

但是作为碧桂园当时的总经理,杨国强对这个项目并没有那么悲观。在1994年大部分人看不到房地产业未来的时候,他坚信一个简单的道理: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前往城市,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到郊区来购买更适合居住的房子。

何况,碧桂园学校在当时已经显露出一线曙光,招生情况超出预期。只要碧桂园继续运转,一切都有可能。

当时,杨国强带领团队到房地产做得比较早的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参观考察,看到不少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边考察,一边讨论:别人能行,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杨国强回忆说:

“我既是碧桂园的总经理,也是北滘建筑工程公司的法人代表。作为碧桂园项目的乙方之一,北滘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了碧桂园的办公综合楼项目和碧桂园学校。从碧桂园角度,我有责任让企业继续存活下去。从北滘建筑工程公司角度,我也有责任避免让公司因为工程款无法收回而蒙受巨大的损失。”

1994年秋天,杨国强下定决心:接管碧桂园。

接下来他又说服在北滘建筑公司的几位副经理。当时大家的物质条件都已经不错了,一位股东对他说,如果这次失败,大家个人生活都会“一夜回到解放前”,说不定连摩托车都没得坐。但是,他们表现出对杨国强的绝对信任:“我们相信你的判断,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1994年年底,三和公司更名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和物业”更改名称申请

谁也没有预料到中国房地产的第一个严冬,却孕育了日后掀起中国房地产风云的碧桂园集团。恶劣的外部环境对那些自身坚强有生命力的企业来说,所带来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是种子总会破土发芽,是金子总会闪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