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监测与低血糖预防知识|胡新林讲座内容

主讲老师

null

胡新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科护士长,糖尿病教育专家。

各位糖友,晚上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血糖监测与低血糖。

血糖相关知识

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正常人每个人的血液中都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处于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机体血糖受神经系统和自身内分泌的双重调节。 

我们身体内既有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有降低血糖的激素,两者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血糖总是处于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保持在3.9-6.1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会超过7.8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血糖的来源:

1、血糖主要来自于进餐的食物,这是升高血糖的主要因素。

2、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马上使用的能量,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即肝糖原和肌糖原)。当身体需要的时候,这些糖原就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来补充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不足,使血糖不至于降得过低。

3、糖异生的作用。

我们体内既有糖类物质,也有非糖物质,比如蛋白质、脂肪,以及从蛋白质消化吸收来的氨基酸,从脂肪分解出来的甘油,还有肌肉分解生成的乳酸等。

这些物质通过体内生化过程转变成葡萄糖,不仅可以补充饥饿,也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肝糖元储存起来,当身体需要的时候再动员分解供给能量。 

血糖的去向:

1、血糖主要的去向是供给机体能量。

我们体内各个组织器官都需要能量,比如说呼吸需要能量,心跳需要能量,走路也需要能量等。

2、进入体内储存起来。

3、很小一部分血糖,进入各种组织细胞转化成为细胞的一部分。在剧烈运动或机体缺氧的时候,葡萄糖就会进行无氧效解,产生的一些物质来补充身体的急需。

比如说运动以后,机体在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分解产生乳酸,就会导致肌肉酸痛。

血糖的不同监测点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至少8小时以上,没有任何热量的摄入,包括吃饭、喝水。

很多糖友认为喝水不会影响血糖,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水虽然不会产生热量,但是会稀释身体血液,影响血糖值。

比如说,你早晨起来测血糖是8.0mmol/L,然后你喝一杯水,十多分钟后再测血糖,数值是低于8mmol/L的,就是因为水的缘故。

2、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第一口饭开始算起,刚好2小时的血糖。比如说7点开始吃饭,那么9点的血糖就是餐后2小时血糖。

3、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一天24小时中的任何时候,与是否吃饭没有任何关系。

4、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是指餐前测的血糖,一般指餐前半小时的血糖。

5、夜间血糖

夜间血糖也叫凌晨三点血糖,这是很重要的,有助于鉴别苏木杰反应和黎明现象。

6、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应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控糖过程中评价血糖情况的金标准。一般控制在4%-6.5%之间较为理想。

低血糖相关知识

我们的空腹血糖范围是3.9-6.16mmol/L,对于正常人来说,血糖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

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血糖低于3.9mmol/L才能称为低血糖,但这个数值并不是绝对的,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糖友的血糖虽然高于3.9mmol/L,但出现了低血糖相关不舒服症状,也可以称为低血糖。

发生低血糖,表现轻重不一

低血糖的表现与血糖水平的高低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手抖、乏力、焦虑、发冷、出汗、强烈的饥饿感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果情况不能得到及时的改善,则可进一步出现神志改变(如意识模糊)、认知障碍(不认识家人、答非所问等)、抽搐、休克,甚至昏迷等。

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不典型,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如性格改变、情绪变化或其他非典型症状,要注意及时识别。

有的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却没有任何症状或异常,这样的患者更危险。如果发生在夜间,常因难以发现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有的患者屡次发生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处理方式不同

1、严重低血糖

这是最危险、最紧急的低血糖。患者常有意识障碍,失去自我救治能力,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幸免于难。糖尿病患者应当有意告知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及同事等,当自己出现意识障碍时应当怎样帮助自己转危为安。

2、症状性低血糖

这是最容易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的低血糖。患者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测血糖,若血糖≤3.9mmo1/L,应按照低血糖处理。若血糖≥3.9mmol/L,但出现低血糖症状,也应按照低血糖处理,不能因为血糖没有达到低血糖的标准而耽误处理。

3、无症状性低血糖

患者没有低血糖的任何症状,监测血糖时发现血糖≤3.9mmol/L,尤其是夜间或临睡前发现低血糖,血糖<5.6mmol/L要临时加餐,以免夜间熟睡后出现昏迷等严重后果。

4、可疑症状性低血糖

部分患者出现了与低血糖相似的症状,但因身边没有血糖仪或不便监测血糖而无法确定真实的血糖数据,此时也应先按照低血糖进行处理。

低血糖的紧急处理

发生低血糖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此时既要注意及时纠正低血糖,还要注意避免纠正过度,以免造成人为的血糖波动较大。

一般给予相当于15克糖,大约1-2块糖,或3-4块饼干,或1杯可乐,或半杯果汁等。每15克糖可升高血糖1.11mmol/L,可根据血糖情况重复给予。

糖尿病患者家属如果发现患者呼之不应,不要慌张,一边努力唤醒患者,喂其糖水;一边电话联系120,立即送医院抢救。

发生低血糖以后,选择哪些食物急救更快、更有效?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吃一些消化、吸收慢的食物,以免血糖短时间内明显升高。

发生低血糖时,正好相反,什么食物吸收快就吃什么,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血糖恢复正常。不同食品引起的血糖升高快慢不同,如下所示:

葡萄糖>蜂蜜>白糖水>可乐>果汁>冰激凌>巧克力

特别提示:

1、口服阿卡波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要吃葡萄糖。

2、摄入蛋白质不会增加2型糖尿病血糖的浓度,但会增加胰岛素应答水平,故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不能用来防治急性或夜间低血糖,一定要选择含糖食品。

3、对于年老体弱,咀嚼能力较差的患者,不可为了急于纠正低血糖而给予坚硬的糖块,以免发生窒息。

应选择水剂,如葡萄糖口服液、糖水、蜂蜜等更为安全,但要注意避免发生呛咳,最好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少量多次饮用。

低血糖危害多,预防是关键

低血糖的发生与饮食、运动、药物、监测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预防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不要等感到饿了再进餐,到了进餐时间不饿也要适量进餐。外出或不能保证按时进餐时,则携带便餐,保证定时定量进餐。

2、剧烈运动前后或运动量增加时,可提前吃点饼干等。最好运动前后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适量加餐。

3、避免空腹饮酒,饮酒之后一定要吃主食。因为酒精对胰岛素起到协同作用,能够提高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4、单独服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若服用阿卡波糖出现低血糖,就不能吃饼干、点心等纠正,最好吃葡萄糖。

应用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也很少出现低血糖。但是服用磺脲类(如格列齐特等)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诺和龙等)均可引起低血糖。应根据血糖情况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慢慢加量。

5、注射餐前胰岛素后要及时进餐,注意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整剂量时也应注意每次剂量变化不能太大。

6、每次发生低血糖,均要分析原因,以后加以防范。

7、血糖控制过分严格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于发生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