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合影
▶曹越华夫妇年轻时的照片和信件
结婚70年后,他们再次穿上婚纱。
1934年,在重庆市初级中学球场,曹越华在踢球。
70多年前,一封从中印缅战场密支那寄出的情书,串连起了当年的“复旦才子”曹越华和“交大佳人”王德懿的今生姻缘;后来,还是这封情书,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的一世爱情;晚年,为妻子读情书成了曹越华的习惯,他忘记了其他事情,唯独那封情书,他依旧倒背如流。
本月27日,101岁的曹越华永远地离开了他爱的人——他再也不能用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给102岁的王德懿朗读几十年前写下的那封战地情诗了。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周小平 受访者供图
足球是一辈子最大的爱好
“父亲走的时候没有痛苦,应该是高寿器官衰竭。”曹越华的儿子曹庞沛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父亲身体很好,一直没生过大病,四五个月前,父亲没有了饥饿感,器官开始出现衰竭。
在曹庞沛印象中,父亲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是个铁杆球迷,自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有世界杯的电视转播后,每一届比赛他都会看球。去年世界杯时,他还守在屏幕前收看了。”曹庞沛说,足球是父亲一辈子最大的爱好。
曹越华1918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是教师。12岁时,曹越华进城来到父亲教书的川东师范学校(今重庆市文化宫)内读附小,因为学校有足球队,他被教练选中,开始学习足球。
曹庞沛说,父亲还曾与史迪威将军聊起足球哲学,80岁时还在绿茵场上跑动,90岁高龄以后,因为身体原因,上场踢球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每逢国内外大型足球比赛,他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守在电视机前观赛呐喊。
“父亲之所以高寿,和踢球有关系,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生命在于运动’。”曹庞沛说。
全球近3000封情书中脱颖而出
“亲爱的德懿: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参入在捍卫国家和民族第一线战士的队伍——匍匐在密支那阵地的战壕里了。”这是1944年9月,身处缅甸密支那的中国远征军翻译官曹越华,写给女友的一封情书。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938年2月,复旦大学内迁重庆。曹越华此时考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43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反攻滇缅,急需大量懂外语的知识青年入伍。曹越华成为复旦大学最早走向前线的学生。从1943年春至1944年夏,曹越华在昆明的炮兵学校从事翻译工作。1944年7月底,曹越华奉命调往缅甸重镇密支那任翻译官。
收到情书的女孩就是王德懿,重庆名门闺秀,生于盐商世家,重庆开埠地标——20世纪中国西部唯一的租界地王家沱,就因王家命名。
2013年,重庆晚报、都市热报、彭水县旅游局等联合开展“全球最浪漫情书征集活动”,在儿女撺掇下,曹越华和老伴把那封意义非凡的战地情书找出来参赛,希望把身处战火的那代人的爱情展示给下一代。不出意料,曹越华夫妇这封情书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主人公恩爱和谐的婚姻经历,在全球近3000封情书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2013年11月2日,曹越华夫妇登上《中国梦想秀》舞台,讲述起他们的爱情故事。那时,95岁的曹越华用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当场朗读了几十年前所写下的那封战地情诗:“my darling,please give me……”,在现场,老伴王德懿用中文翻译了出来,感动了全国观众。
铂金婚纪念日同一地点再穿婚纱
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但对于曹越华与王德懿来说,爱情是战火纷飞时的刻骨思念,是遭遇逆境时不离不弃的坚守。
2015年,曹越华与王德懿相约北温泉——1945年他们在这里拍下第一张婚纱照;70年后的铂金婚纪念日,他们在同一地点再次携手,穿上礼服、婚纱,纪念70年的世纪情缘。
1944年7月下旬,身为翻译官的曹越华突然接到命令调往缅甸前线。在乘军机飞到缅北重镇密支那的当晚,暴雨如注,夜空中火光升腾、硝烟弥漫,他在战壕中带着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写下了那封深情款款的情书。
1945年8月底,曹越华凯旋。经过硝烟洗礼的曹越华与王德懿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爱情。10月20日,两人在昆明喜订鸳盟,在《云南日报》刊登了订婚启事。十几天后,他们回到重庆,在北泉名阁数帆楼举行盛大婚礼。复旦大学第二任文学院长、我国著名翻译家伍蠡甫作证婚人,老师、同学及双方亲属、好友100余人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记性不好但一直没忘记情书内容
“那封情书,父亲母亲都能倒背如流。直到前两年,背情书已经成了他们晚年重要的消遣。”曹庞沛回忆,父亲岁数大了,记性不太好,上午告诉他的事,下午就会忘。但对那封情书的内容,父母一直没忘记,它对二老而言,已经刻在记忆深处。
“这么多年以来,为母亲背情书,已经成了父亲的‘必修课’。”曹庞沛说,自己每隔两天就会来养老院看望父母,在养老院房间里,茶余饭后,父亲常常拉着母亲的手,用纯正、流利的英语念情书给母亲听,而一旁的母亲眼里充满温情,认真听着,然后一句一句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