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矿区勘探项目传来好消息 金川矿建铁军上大分

日前,由金川集团工程建设矿山工程分公司承担施工的西藏天圆矿业雄村铜矿1号矿体补充勘探项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探报告提前30天通过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评审。

日前,一则捷报从海拔4000米的西藏日喀则传来:由金川集团工程建设矿山工程分公司承担施工的西藏天圆矿业雄村铜矿1号矿体补充勘探项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探报告提前30天通过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评审,为金川集团高海拔矿区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片

打硬仗:尽锐出战 破局突围

为顺利完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探报告任务,工程建设矿山工程分公司需要在冬季完成3750米钻探任务,并同步完成工勘测绘、环境本底调查等作业。高原冬季平均气温-20℃、最大风力9级、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注定了这是一场硬战。

任务就是命令,责任就是担当。2024年底,工程建设矿山工程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和镍钴研究设计院技术专家多次带队进行现场勘察,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挑选精兵强将,选优配强项目组成员。2025年开年第一天,项目主要成员进入现场开展前期准备。

图片

项目组成员还未来得及完全适应作业现场,西藏日喀则地震发生,这无疑为工作推进增加了困难。为保证人员安全,工程建设矿山工程分公司提前准备血氧检测仪、血压监测仪、氧气瓶、军大衣等防寒防护装备,启动临时应急预案,每两小时对血氧、心率、血压检测一次,确保项目组成员人身安全。

在西藏天圆矿业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下,项目组克服雪天影响,设备从金川本部运输到作业现场,完成钻机安装并开孔仅用了5天时间。

图片

1月的雄村,早晨还风和日丽,中午开始便刮起大风。项目组用沙袋加钻杆掩埋的方式搭建可抵御10级大风的保暖工棚。高原昼夜温差极大,为解决钻机停机造成的柴油结蜡、泥浆冻结从而导致停工的难题,项目组果断调整为“三班倒”作业制,钻机24小时不停转,人员轮换休息,一旦停机立即用棉被对钻机进行保温。在余震、缺氧、大风、低温等严酷条件下,干部职工春节期间坚守在岗,16天完成了第一条420米的水文钻孔。

写答卷:勠力同心 倾力付出

施工中,工程建设矿山工程分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勘探”理念贯穿作业始终。泥浆注入是钻探作业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作业人员在钻进时采用环保材料进行泥浆配置,并在泥浆循环区实施塑料薄膜防渗处理,在钻场利用土工布完成隔离防护。

从钻探、工勘测绘、环境本底调查,到水工环报告正式取得评审意见,项目组仅用了三个月。

图片

在这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涌现出不少平凡英雄。“铁人钻工”张海军在严寒天气下,24小时守在现场,以最快速度排除了钻机故障;“数据卫士”俞军真在野外连续跑点,进行地质编录、水文资料核对,处理数万组数据零差错;后勤总管安明同时负责人员的接送、生产生活物资的采购,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三个月车辆行程累计超5000公里。

当评审组专家宣布“报告数据翔实、结论可靠,予以通过”时,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金川集团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王来忠 赵燕奎

(金川集团客户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