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体悟“知行合一”

原标题:王阳明体悟“知行合一” 郑千山 文/图 王阳明(1472—1529)是浙江绍兴人,名守仁,字

原标题:王阳明体悟“知行合一”

郑千山 文/图

王阳明(1472—1529)是浙江绍兴人,名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明阳山人,后世又称之为阳明先生。王阳明不仅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道、释三家,同时,他还是著名的军事家,曾经凭一己之力率军平定了明代中期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王阳明文治武功皆称于世,由于弟子众多,其学问体系被世称为姚江学派。姚江学派的心学理论体系不仅冠绝有明一代,还极大地影响了明代以后中国的儒家思想发展。王阳明学术思想后来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以及欧美国家,成为至今依然影响世界和现代社会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本人也被认为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王阳明的学问、文章,后世多次整理,分别以《传习录》《阳明先生家乘》《世德纪》等书名刊刻传世,后统一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行世。笔者手上的《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是十多年前书友孙永庆先生从旧书摊淘得并寄赠的。《全集》中除了收入了100万字左右的王阳明文字外,还收入了历代研究王阳明生平、学术思想的第一手资料,蔚为大观!王阳明的思想与成就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这里面还蕴含着从“格物”到“禅悟”的故事——

早在少年时期,王阳明就表现得出与众不同。他在私塾读书时,有一次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想了一会才说:人生终极价值当然是读书做官啦!少年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回答老师说:先生,我以为人生终极价值应该是读书做圣贤!面对这位聪慧少年,老师只能吐吐舌头。在读了几年书后,十八岁的王阳明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回老家余姚,在旅途中,他结识了一位书生并与之详谈,他又提出了如何做圣贤的问题,这位书生思虑良久回答他:应“格物穷理”(面对事物穷尽其理),书生推荐他详读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书。

就这样,王阳明开始了“格物致知”。刚开始他在自家的花园里“格”竹子。可是“格”竹子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王守仁就这样坐在竹子面前日复一日、不顾风吹雨淋、不吃不喝的通过“格”竹子参悟事“理”。可“理”就在竹子中,如何才能参悟呢?为了参透自己的圣贤之道,王阳明在竹子面前守半个月,最终他一无所获而且还“格”得生了病……养病过程中,他第一次对朱熹理论产生了疑问,他自己通过实践并没有获得朱熹所说的“理”,可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来证实“理”在哪里?病好后,继续只好坚持“格”物,最后王阳明把自己“格”得狼狈不堪,却毫无收获……王阳明最终明白:朱熹的理论一定存在着某些重大问题,朱熹认为,要用客观世界的“理”,去对抗主观人心的“欲”,而这才是世界的本原——通俗地讲就是,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明朝时期,朱熹的这套理论和文字已经成为了政府各级教育机构的官方通用教材,而且还是明朝政府各级官僚们的行为法则和指导思想,在那个年代,没有多少人敢于质疑朱熹的理论。

可是王阳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开始大胆怀疑了!提出质疑后不久,王阳明到杭州游历,在杭州的一所著名的寺庙中,他见到了一位坐禅的禅师。听寺里的和尚介绍,这位禅师长期参佛,道行高深,而且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是各地僧人争相请教的对象。王阳明欣喜不已,即刻拜见了禅师,希望通过和禅师的论道能够得到更多的启示。可是他这位禅师并不理睬他,王阳明突然顿悟,他对着禅师大喝一声:大师俗尘之中还有无亲人?禅师如梦忽醒,答出一句:家中尚有老母健在!王阳明问:大师不想念家中老母吗?良久,禅师一声长叹,缓缓地低下了头,他认为自己想念家中母亲,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王阳明不以为然:难道一个人想念自己的母亲是应该羞愧的事?这是人的本性啊!听王阳明这么说,禅师起身庄重地向他鞠了个躬,第二天就收拾行装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去了……经过这件事,王阳明领悟了一条真理:不管何时何地,抑或何种理由,人性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朱熹硬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错误的。人性的欲望,是伴随自然而来,强行来压制,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后来在官场上因受宦官刘瑾迫害,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艰苦的生活环境没有击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努力去研究“理”。当时的贵州地处偏远,属化外之地,这也正好成就了王阳明的悟道,他特别制作了一个特别的石椁,每天除了干活、吃饭、读书外,他就坐到里面,沉思入定,苦苦寻找“理”的下落。在痛苦的挣扎中,王阳明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狂躁。在这片荒凉的山谷中,在这个死一般的寂静中,外表平静的他,内心正如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突然有一天,他仰天大笑,声震寰宇,久久不绝。在一心追求做圣贤的道路上,他终于顿悟了所谓的“理”——这是天地间救济苍生万物的大仁之道。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知行本来合一,无需分出。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存天理,去人欲”是偏激的,天理即是人欲。由此,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知行合一、泽被后世的“心学”就这么诞生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