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改名“Meta”,All in元宇宙

昨天,在“Facebook Connect 2021”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发布会上,Facebook改名“Meta”。

马克·扎克伯格在会议上发表演讲称:“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Facebook优先。”

而Meta,正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缀。

马克·扎克伯格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元宇宙才是互联网的未来,想建立一个元宇宙的“乌托邦”,将在五年内把Facebook转型为元宇宙公司。

而早前在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Facebook表示,预计今年的 XR 投资将超过 100 亿美元,同时对投资者表示,随后几年将投入更多。

Facebook种种“为爱痴狂”的动向,不由得令人发问,元宇宙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这一头社交媒体的巨鳄为其倾尽所有?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词起源于小说《雪崩》,其字面意思是一个超越宇宙的世界。更具体地说,这个“超越宇宙”的世界是指计算机生成的世界。

试想,当你戴上AR眼镜,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虚拟世界,以独立的数字身份自由地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从事全方位的人类社会活动是一种什么体验?

也许就像电影《头号玩家》那样,以一种新的可自定义的形象生活在一个被数字世界笼罩起来的巨大的沉浸式的乌托邦里,可以乘坐虚拟车辆、购买虚拟物品,工作吃饭睡觉社交……

元宇宙在AR、交互性3D、5G、云计算等技术的辅助下,凭借其更繁杂更具包容性的网络,跨越所有维度,以一个完全沉浸式的三维数字环境建立起一个全民共享在线空间。

1

被广泛认为是元宇宙入口的AR技术,也随之受到资本和市场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AR行业并非第一次如此备受瞩目,事实上,这个赛道也曾在2015年、2016年短暂辉煌过,但由于当时的技术还远不如今天成熟,许多与之相关的元素概念也还没兴起,再加上产品难以商业化落地,因此在被吹捧上天后,又迅速沦为一地鸡毛,最终沉寂,行业也一度进入了冰河期。

时间来到2021年,赛博朋克进入后互联网时代,新概念爆火,新规则逐渐成形,技术也在不断成熟,生态愈加完善,更有消费级AR产品试图落地C端,AR行业又再度站在了风口处。

无论字节花费90亿收购PICO,还是Magic Leap获5亿美元融资,又或者是Facebook、华为、苹果、高通这些科技大鳄在AR赛道的布局,都促使着这把“柴火”越添越旺。

而AR技术的发展,也在资本的支持下一路高歌猛进,逐渐应用于教育、电信、医疗、游戏等社会各个领域。

其实,AR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联动的关键就在于AR技术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戴上AR头显,除了能正常看到真实世界,还可以看到叠加在真实世界中的虚拟场景,这种虚实结合的“特效”,就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让人们可以随意穿梭于元宇宙和现实世界之中。

当然,想拥有绝对的沉浸感就要打破视野的边界,这对于AR头显的视场角要求极高。

对于头戴式显示器而言,最佳视场角是120°,但目前市面上AR头显的视场角普遍在30°至60°之间,中国知名AR老牌企业Realmax,以科技创新引领质量发展为宗旨,不断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研发出了视场角119.5°的AR头显乾,全球范围内迄今无人超越。

凭借119.5°超大视场角这一绝对优势,“乾”在CES上一举斩获Tom's Guide 的“2019消费电子展最佳AR硬件”奖,震惊圈内,一时风头无两。

Realmax乾使用自主研发的超大光学双通道透视镜片,加上订制的高亮液晶屏,通过多个特殊面型的大自由曲面,特定角度的离轴反射和非对称比例的半反半透纳米镀膜,实现了极端的119.5°超大可视角。

高通835全功率版CPU,高精度9轴IMU,500万RGB主摄像头,6DOF定位追踪,手势识别……高配置支撑高性能,乾在同行中迅速脱颖而出。

尽管Realmax乾未达到最佳可视角,但由于119.5°的可视角在平视上覆盖了人眼视野,因此用户依然可以体验到完全的沉浸感。

高度的沉浸感是建立一切“全息空间”的基调,就元宇宙的概念而言,能否自由地徜徉在元宇宙世界里,视场角是关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