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聪明常被聪明误
原标题:为什么聪明常被聪明误
■徐令予
前些日子,史蒂芬·霍金的博士论文首次在网上免费公开,下载量过大以至于剑桥大学网站崩溃,霍金无疑是当今的世界级网红。2004年,《纽约时报》记者问霍金他的智商是多少,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回答说:“我不知道也不关心,我只知道吹嘘自己智商高的全是人生的输家。”
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最近有报道说,他的国务卿蒂勒森说他愚蠢。对此,特朗普对媒体表示:“我认为这是一则假新闻。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我和他应该较量一下智商。我可以告诉你谁是真正的赢家。”
正如《华盛顿邮报》的菲利普·波坎所报道,特朗普有吹嘘自己智商的历史,并经常挑战他人的智商,他的支持者们长期以来也充当了他的吹鼓手。
尽管智商仍然是描述智力的可量化的、简单直接的手段,科学家对智商测试一直持怀疑态度。有研究表明,智商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一个常数,而且它与情商和创造力也没有多少关系。
智商高,并不意味着有智慧。智商只与分析能力有关,着重测试的是模式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多数标准智商测试忽略了人类智力的其他两个方面: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是我们应对全新未知形势的智慧,而实践能力是锲而不舍完成一项任务的本领和禀赋。
在人生开始的二十年主要处于学习阶段,分析能力强的高智商学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当这些好学生走出校门后,他们将面临完全不同的挑战,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远比智商重要。马云这些互联网上大牛的成长经历为此作了最好的注解。
研究表明,智商基本上由遗传决定,提高智商是困难的。但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可在后天学习中获得和改善。多学习、勤思考、持之以恒,每个人都可以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大概才是一个聪明人的正确做法。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难,有研究指出,要让一个测试者独立思考6到15分钟非常困难,多数测试者宁愿做任何无聊的琐碎事也不会好好思考十几分钟。试想下,有几个人在认认真真读本书并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绝大多数人在手机上划来划去转发微信上的垃圾信息。
传统智商测试也忽略了现实世界决策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技巧,经测试被认为高智商者很可能有逻辑思维缺陷。
逻辑思维缺陷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往往不愿意深思,希图走捷径而掉入陷阱,又被称为思维懒惰。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缺乏分析思考所必备的具体知识、规则和策略,又被称为知识缺损。
所谓思维懒惰是指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在几种逻辑思维机制中作出选择。有的机制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让我们可以精细准确地解决问题,但是速度慢,需要我们集中精力,不能兼顾他业。有的对计算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处理速度很快,不需要集中太多精力,因而可以处理更多的任务。人类是逻辑思维的懒惰者,我们总是倾向采用那些需要较少的计算量的逻辑思维机制,即使它们常常不太准确。
知识缺损,很多情况下是指我们需要获取各种具体的知识方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哈佛认知科学家戴维·帕金斯创造了“思件”一词(对应于“硬件”“软件”),指的是进行理性思考时在记忆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规则,数据、程序、策略和其他认知工具(概率、逻辑和科学推论的知识)。没有这种思件(知识)就会掉入另一类逻辑思维缺陷,而这类缺陷是无法在典型的智力测试中获得鉴别和诊断的。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设甲型病毒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人群中每1000人有一个人得病,诊断测试表明凡是带有甲型病毒的人都是该甲型病毒综合征的病人。又假设,测试的假阳性率为5%,这意味着该测试把没有甲型病毒感染的健康者中的5%误诊为带病毒者。
接下来,我们随机选择一个人作甲型病毒测试,检测结果为阳性。假设我们对这个人没有任何其他信息,那么这个人真的得甲型病毒综合征的概率是多少?
最常见的答案是95%,但这是错误的。人们往往忽视问题的前提设置,前提是:每1000人中只有一个人患有甲型病毒综合征。假设另外999人(没有患病的)进行测试,5%的假阳性率意味着其中约50人(0.05乘以999)将被告知带有甲型病毒。因此,每千人中测试甲型病毒为阳性的51例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患者。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对于甲型病毒测试为阳性的,他得病的概率实际上是1/51,大概是2%。也请读者注意,今后面对那些得病基数相对较低,而假阳性率又较高的测试,尽可放心,大多数测试为阳性的不可能是病人。
上述两种逻辑思维缺陷的人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犯错误,但是在传统智商测试中,他很可能被认定为是高智商的聪明人,因此聪明人常被聪明误便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