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高产高蛋白“金豆子”
王金星对样品测产后喜上眉梢。
□文/摄本报记者程瑶
不久前,在海伦市祥富镇永强村,由东北农业大学、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利用波通9500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大豆新品系绥农76进行田间测产。5次随机取样测产结果显示:绥农76平均蛋白质含量(干基)高达47.96%、脂肪含量17.52%、折合亩产为272公斤,不仅蛋白质含量创新高,而且单产达到很高水平。
日前,记者走进绥农76的诞生地——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大豆研究室进行探访。记者了解到,为了培育出这颗“金豆子”,这里的三代科研人员已默默耕耘30余载。
1989年就开始从事大豆育种工作的研究室主任付亚书告诉记者,每一个大豆新品种的培育都要从配组合开始,通过亲本F0到F5代的5年杂交,表现稳定才能决选。决选出的品系要先在研究室进行一年鉴定试验、一年品比试验,随后参加省里的一年品比试验、两年区域试验、一年生产试验,通过品种审定后才可以大面积推广。也就是说,一个大豆新品种的诞生,正常要经过11年。
主持绥农76选育的是付亚书的徒弟王金星,虽然他是“80后”,却已是大豆研究室的副主任,也是省里的大豆育种新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兴冲冲地拆快递,“这是从黑河邮寄回来的试验样品,我要赶紧测一下。”记者跟随王金星从前楼的办公室越过院中如小山高的大豆种堆,路过一束束形态各异、等待脱粒的大豆植株样本,进入后楼的大豆检测室。王金星小心翼翼地把豆粒倒入检测仪器的托盘中,神情专注地按下按扭。30秒后,当“蛋白(干基)49.7%”的数值出现在显示屏上时,王金星咧开嘴笑了。
“要想了解绥农76的‘前世今生’,得从我们研究室1981年开始选育、1984年决选的大豆品系绥84-932说起。绥84-932是高蛋白品系,但产量较低。2007年,我们用它培育出了高蛋白、产量中等、抗病性稍差的绥07-1186。2011年,我们又以绥07-1186为母本,以蛋白较高且高产的绥07-104为父本开始配组合,通过南繁加代缩短周期,终于在2014年决选出了高蛋白品系绥农76。它的诞生绝不是短期的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必然,是我们所几代人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结果。”王金星告诉记者,虽然绥农76还未推广,但更高产、秆更硬、熟期更早的后代材料已开始培育。他刚刚检测的就是其中一个更适合第四积温带的后代品系——绥农117。
绥化分院院长景玉良介绍,该院大豆研究所自1970年建立以来,已审定大豆品种54个,累计推广面积2.39亿亩。近两年每年推广种植面积达600万亩~ 700万亩,占全省大豆总面积的11%~ 12%。“进口豆子可以解决榨油问题,国产豆子则应解决食用问题。绥农76作为高蛋白大豆新品系,不但可以通过专品种订单种植增加农民收益,还可以节省加工企业成本,因此我们非常希望2019年春审通过后能得到大力推广。”景玉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