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统计局建议出台三胎奖励政策:鼓励顺产 缩短生育周期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2020年至2021年我市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经过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人口普查相关工作。

一、普查主要数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是全面查清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一)常住人口减少

全市常住人口为5051922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476084人相比,减少424162人,减少7.75%。其中,人口居前3位的岳阳楼区、平江县、汨罗市三个县市区合计2563759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50.75%。中心城区六区常住人口为1335692人,占26.44%,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29.08万人;岳阳楼区(含经开区、南湖新区)常住人口为98.04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35.27万人,符合常住人口进一步向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城市、沿海城市、中心城区等地区聚集居住的发展特点。

全市共有家庭户1693071户,集体户57633户,家庭户人口为4666924人,集体户人口为38499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1人。

(二)人口性别结构愈趋平衡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586621人,占51.20%;女性人口为2465301人,占48.8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92,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2.27。

(三)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32382人,占18.46%;15-59岁人口为3095500人,占61.2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24040人,占20.27%;65岁及以上人口为757815人,占15.0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4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8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88个百分点。

(四)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58年上升至10.06年。9个县市区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有3个,在9年至10年之间的有6个。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9592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9539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8465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3457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852人上升为9691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2977人上升为2564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325人下降为3334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3343人下降为2245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418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2414人,文盲率由1.76%下降为1.27%,下降0.49个百分点。

二、对策建议

(一)提速进入大城市建设快车道。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力推进大城市建设。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最前列,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上彰显大作为,在擦亮大城市门户形象上作出新贡献,在拓展大城市发展空间上展现大格局,坚持规划扩城,坚持多极兴城,为把岳阳城区建设成为2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不断奋进。

(二)大力优化就业创业工作环境。面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市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把稳定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锐意创新、克难奋进,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一是引老乡建家乡,盘活人力资源存量。据市人社部门摸排统计数据,我市近期打算跨省外出的劳动力约20万人,有14万余人计划就近就业。如果能够提供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推动常住人口稳定增加。我市应组织深入企业、乡镇,积极开展抢人留人和招工续聘等工作,盘活人力资源存量,有效缓解乡村劳动力人口外流加剧的现实;二是创造就业平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高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对接,要深入挖掘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市教体局要会同人社局等部门研究支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通过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强化线上就业创业指导、支持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充分做好高校毕业招聘会组织工作等各种方式,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各级人社部门应该通过落实大学生就业见习补贴,帮助毕业生进入见习基地积累工作经验,提供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多种手段,帮助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积极改善我市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约八成毕业生历年持续流失外地就业的不利趋势。

(三)全面改善技术工人待遇水平。大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需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更需要强大的技工队伍保障,在全市320万就业人员中,技工人数15.07,只占4.71%,低于全国6%的平均水平,很多企业反映技工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我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方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以技工为重点支持对象,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以实施技工技能晋级计划,搭建技工职业发展体系为基础,全面推进技工培养开发工程,支持技工凭技能提高待遇,不断畅通技工成长成才通道,吸引和留住技术工人,为岳阳本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持续出台三胎奖励扶持政策。岳阳市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市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及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建议一是三胎家庭的三个孩子义务教育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的全覆盖;二是鼓励以顺产的方式进行生育,缩短二胎和三胎的生育周期,对于顺产新生婴儿给予孕检、生育相关费用的补贴;三是取消课外和网络辅导班,切实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四是生育三胎的家庭,如果妻子有工作在3年内可获得每天不低于2个小时的陪护时间照顾孩子,单位或者公司不得随意开除或者更换其岗位,并且女性可要求随时正常上岗。

(五)积极推进人才引进长期战略。按照全面覆盖、梯次推进的原则,切实落实巴陵人才新政20条,大力实施巴陵人才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支持体系,把人才培养与人口素质提升有机结合,着力打造贯通“职业教育、就业创业、高端引领”的人才发展链条。一是充分用好巴陵人才新政20条各项政策,进一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持续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二是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引育青年专业人才,大力推进省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及“湖湘青年英才”“科技领军人才”等人才支持选育计划,进一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