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哥带着一件金光闪闪的藏品来到了鉴宝节目,大家的眼光都被吸引了去,也非常好奇这件藏品是什么。大哥介绍说,这是父亲早年间在海外经商时,一位国外的友人送的。
当时父亲认识了这位外国友人,两人不光是生意伙伴,私下也是好友。父亲收到礼物后,把家中祖传的玉镯也送给了友人作为回礼。
父亲把这件东西给了自己,但是自己也不清楚这件东西到底是什么,但是自己查询了很多相似的宝物,估摸着能值20万左右吧,想请专家给断定一下。
专家看到这件藏品后也是赞叹连连,仔细鉴定后,专家说,这个金疙瘩其实是装海鲜的一个篓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海鲜,比如螃蟹、龙虾、海螺、鱼,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而且这个宝物的寓意也是很好的,这个宝物本质上是木雕,在雕刻好后在外面涂了一层真金,所以看起来就是一个金疙瘩,做工精美,细节的处理上也很到位,就算没有表面上的真金,收藏价值也很高。
专家继续说,现代很多手艺都已经失传了,木雕也是。从这件藏品的手法和技术看,应该是产自中国的木雕之乡,浙江东阳。你说自己估价在20万,要我看啊,还要再加几个零啊!
大哥听完之后非常激动,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收藏的。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购买需求不再仅限于实用性的物品,而转向对艺术方面的追求,而木雕工艺品在这种大趋势下,就成为了众多消费者收藏的首选。
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
这些木雕流派在全国或者当地都极具影响力,而最为著名的是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四大流派被称为“中国四大木雕”。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不同于彩绘),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龙眼木雕,福建木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也是我国木雕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因其使用的雕刻材料是福建盛产的龙眼木而得名。
龙眼木(即桂元树)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老的龙眼树干,特别是根部,虬根疤节、姿态万状,是木雕的好材料。
龙眼木雕造型生动稳重,布局合理,结构优美,既有准确的解剖原理,又有生动的夸张变形。刀法上既有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凿感,又有浑圆细腻娴熟的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衣纹流畅、富有不同的质感。产品色泽古朴稳重,具有“古董”之美。
金漆木雕,它是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又称潮州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始于何时不得而知,据遗物考证唐宋时期即已存在。潮州木雕题材内容丰富;其雕刻技法分类,有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通雕最为卓越,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黄杨木雕,最早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李铁拐”像,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且以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晚清民国以后的黄杨木雕圆雕小件以其古朴而文雅的色泽、精致而圆润的制作工艺,且适宜把玩和陈设等特点,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爱,而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更是收藏界梦寐以求的精品。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文物鉴定、历史故事以及现代艺术~帮您掌眼,带你走进艺术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