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隐私换方便,未免轻佻
有一种愿意,叫做被愿意。
3月26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举座皆惊。
当Facebook因用户信息泄露而焦头烂额之际,扎克伯格一定很羡慕彼岸的中国同行,因为后者竟以一种非常直接和坦率的口吻谈及隐私的功利主义,仿佛天空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
自此,BAT在互联网隐私安全问题上全部“躺枪”,各自制造了标志性的话题。年初,阿里和腾讯双双卷入舆论漩涡,前者为支付宝年度账单默认勾选涉嫌收集信息道歉,后者则忙于释疑解惑“李书福之问”,表示微信不会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不会将用户的聊天内容用做大数据分析。
中国互联网公司对个人信息的“搜集”难言规范,只不过一直以来民不举、官不究,久而久之遂成潜规则。李彦宏的“坦率”,可能正是基于过去十数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消费者对隐私的弹性并不高。偶尔喧闹,并不总是高亢。于是,在国外是灭顶之灾的个人信息侵犯,在国内似乎就只是个认识问题和作风问题。
但此一时,彼一时。过去可以指导未来,但不等于未来。中国互联网社会的确产生了这样一个“悖论”,越是发达便利,越是没有隐私,最后变成让人哭笑的“求仁得仁”。但公众对自身隐私的关注正在觉醒,隐私不再是可以轻松让渡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自身人格和尊严完整的权利。以前或是贪图便利和无可奈何,以后则是愈发看重隐私,因为人的需求层次是进阶的,不是死水一潭。
大数据下无隐私,这可能是近年来最大的误导和“忽悠”,人毕竟是情感动物,不能简单地二进制化和二维码化。在互联网数据的应用上,我们无法蒙眼狂奔,因为这有可能让梦想窒息。此前,“大数据杀熟”沸沸扬扬,让人看到了危险的征兆。而个人征信牌照延宕多年迟迟不发,也是央行基于对个人隐私的担忧。如果轻佻认为苦于保护个人信息不得的中国消费者“更爱便利”,中国互联网公司迟早会跑偏,会跑进坑里。
未来可以预见,消费者将与企业反复博弈信息权。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将与企业反复博弈隐私权。当信息变现成为可能,当利益被裹挟在商业化的压力之中,如何保障个人隐私权利,保证大数据不被异化,是一个严肃的政经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