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655《中国艺术》(453)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Sung Shan塔所蕴含的概念则完全不同,其建造时间为7年之后,砖结构(图105e)。

图105e

其装饰细节和建筑形式属于印度式,如Soper所说,“它代表了对印度某种笈多风格的如实模仿”。

不可避免地,中国和印度的建筑形式汇合了,到了6世纪末期,形成了融合后的新风格。其中最绝妙的例子,是用白石建造于圆形基座上的6层宝塔,位于江苏She Shan,其年代应该是600年左右。印度影响显而易见;但由于其五层都是由四个单坡顶构成,外加一个主顶,该塔明显属于从本土的四面木塔传统演变而来。

如此的演变之后,本土塔开始具有抽象和雕塑风格,也就是说,避免了世俗建筑的实际要求,变成释迦摩尼佛的生死的更高级的象征。单坡顶、楼台,榫卯结构都被保留;但这些现在都变成了纪念碑建筑的设计元素,其首要目的是吸引注目、引导心灵。随着塔的尺寸变大,技术发生变化,基座变成了坚硬的和更加独立的石件核心,充当其内核。这里并不存在形式与功能的冲突,因为这种建筑并不给人居住。基座部位有一个巷道,这样供奉着可以围绕佛像,也可以与塔基的神迹保持近距离接触。因为楼梯可以提供通往上层走道的通道,所以不需要每层中间提供空间。

我们就此打住中国塔的形式和结构的讨论。但还是可以多说一句关于外围建筑格局方面;还可以补充下它们的功能角色,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式微,其角色在更大人群中有所不同。

最早的中国佛教寺庙布局是依轴线展开。塔位于轴线的重要位置,构成大雄宝殿的核心,大殿位于塔北边,半掩盖塔。而更北处,是和尚的生活区。文献显示,这一格局在河北定州的Ho-tung寺就有体现,其塔建造于5世纪早期,上面提到的洛阳永宁寺也是如此。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