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在国外逾二十年的钢琴家张凯,毕业於奥地利国立格拉兹音乐暨艺术研究所钢琴硕士,国立维也纳音乐暨艺术大学室内乐系硕士班。自小接受奥地利的音乐完整系统教育,毕业之后任教于维也纳的Volkshochschule Ottakring大学,奥地利等于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作为一个钢琴家的张凯回台之后不依循既有的音乐人模式,前往音乐班任教钢琴,而是跨越古典与流行之间的藩篱,创作改编我们常听到的旋律以钢琴演奏,其专属Youtube频道超过一千万人点击率,一举掀起一股「华丽」的炫技创作风潮!
创作渊源来自儿时的「随兴」消遣
张凯的创作作品取材自你我身边随手可见的朗朗上口旋律,在奥地利主修钢琴的他认为创作是件快乐的事情。“我还记得当我小时候看影集《百战天龙》时剧中的配乐我觉得很好听,在钢琴上想着旋律弹者弹者,自己配上一些伴奏玩,就成了一首有趣的改编歌曲。”张凯於14岁时就读于奥地利葛拉兹的音乐学校,当时学校刚好举办当地的青少年作曲家比赛,在校长的建议之下报名参加,从来没有正式学习过作曲的他一举在比赛中拿下第二名的成绩,从此他了解原来自己是有作曲天份的。
“我在奥地利音乐院就读的时候主修是钢琴,当时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随兴」的消遣娱乐,我觉得创作最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好不好听,对于一个进阶的创作人来说,学习基本的音乐创作理论,了解学院派的创作规则技法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聆听」与「活用」!”
小时候在奥地利就读当地学校的张凯,觉得奥地利和国内最大的差异性为何?
“我记得在奥地利就学的期间,所以的小朋友都是每天中午放学,下午晚上没有自习课,没有补习班。小朋友放学之后纷纷前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政府开设所有可能的各项学习领域学习系统供孩子们选择。”
您或许会疑问,孩子自己每天放学没有父母的陪伴不会学坏吗?张凯提到:“一个孩子在体认到当这些课后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候,刚开始或许会不知所措,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让孩子提早学会如何自己「生活」,他们很快的学会思考,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兴趣,规划自己的时间,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并学会如何对自己负责。”
「行行出状元」升学与文凭主义对奥地利人的意义?
张凯提到:“奥地利人不崇尚所谓的「文凭主义」,在职场上也不以学位的高低作为专业能力的衡量标準。许多奥地利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借由课后的自由时间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并设立「实际」的志向,例如木工、水电工、护士、美发师等。」「与国内的家长心态相较,奥地利的家长对于「行行出状元」此理念更加认同,所以在奥地利除了读书以外的任何兴趣都是被鼓励培养当作未来就业的依据。”张凯提到:“我有一个同学从小就发现自己很喜欢摔跤,所以每天下课之后他就前往学习摔跤,目前成为一个知名的职业摔跤选手。”
张凯以奥地利动作片巨星阿诺史瓦辛格为例:“阿诺史瓦辛格从11岁开始练习健身,16岁时开始在健身界崭露头角,之后前往美国健身界发展,现在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名人。而11岁的孩子在国内正埋首於书本,每天準备测验考试为了将来的升学做準备,除了读书以外的嗜好,在大社会环境观感之下其实并不被学校教育体制下所推崇,进而鼓励发展。这些孩子大多在进入大学就读时才有时间慢慢了解自己,发掘培养自己的兴趣并开始考虑未来就业方向,其实在转了一圈之后,在大学有限的四年内开始培养就业专长的国内孩子与国外的孩子从小就清楚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相比,确实有极大的差异性。”
以古典音乐为沟通桥梁 以钢琴创造新世纪音乐
作为音乐创作人与钢琴家,他喜欢听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布拉姆斯还有俄国拉赫玛尼诺夫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作品,崇尚的作曲家是国际著名宫崎骏卡通配乐大师久石让,张凯希望以自己的创作当作古典音乐的桥梁,引领更多听众以轻松的方式了解古典音乐,从原本我们耳熟能详的旋律中注入古典音乐的创作素材,推广古典音乐给介绍给更多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