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爱为1000多名“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

“来,我们一起做望远镜的小游戏。”“我望呀望,望到了你的头发......”8月中旬,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聆语康复中心,杨翠凤正在给7岁的乐乐(化名)做构音训练前的互动小游戏。

她,用爱为1000多名“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

2016年,杨翠芬与 听障儿童莎莎一起做游戏

乐乐灵敏的反应、开心的笑容、清晰的吐词发音,让谁也不会想到,两年前,作为听障儿童的乐乐还不会开口说话。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孩子,他们的世界没有声音,无法说话,甚至不能站立行走,如果说这些残疾孩子是折翼的天使,那么特殊教育教师就是为他们插上翅膀的人的“天使妈妈”。

杨翠凤就是这样一位为“折翼天使”安插翅膀的天使妈妈。

她,用爱为1000多名“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

2024年,杨翠凤陪乐乐一起做构音互动小游戏

今年45岁的杨翠凤是河北承德人,早年毕业于甘肃天水师范学前教育专业。10多年前,在北京一家早教机构工作的她,几乎每年都会遇到有听力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症状的孩子被早教机构拒收的情景,眼看着孩子的父母带着希望而来,最后又无奈离开,那失望无助的眼神深深刺痛了杨翠凤。善良纯朴的她,决定改行投身特教领域。为了这份情怀,她先后学习并考取了高级儿童语言治疗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及心理咨询师、专注力训练指导师、行为干预师等多个专业等级证书,专业从事听力语言障碍、自闭症、语言智力发育迟缓、听障+脑损多重障碍等儿童进行训练康复。勤奋好学的她不仅精通各种康复训练的先进理论,更擅长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游戏与互动,因人而异地给予专业的康复教学。

她,用爱为1000多名“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

2023年,杨翠凤陪源源一起做手部训练游戏

今年7月中旬,脑瘫患儿源源的爷爷奶奶从陕西神木来到河北,为在兴隆聆语康复中心工作的杨翠凤送上一面锦旗。“孩子还在康复中,治疗还没结束呢!”杨翠凤有些过意不去。“自从遇到您之后,源源的康复情况一次比一次好,是您让我们觉得日子有了盼头......”源源的爷爷奶奶声音哽咽地说道。

七岁的源源是一名重度脑瘫儿童。2022年7月,在神木明声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时,认识了教务指导杨翠凤。当时,经杨翠凤系统评估,5岁的源源心智发展能力在六个月左右,肢体运动能力在一周岁左右,刚会站立迈步,没有蹲跳意识,认知语言能力几乎为零,爷爷奶奶都说源源“灰着了”。本着不放弃每个孩子的教学理念,杨翠凤安慰源源家人,说孩子还是有希望的。从那后,杨翠凤带着源源从基本的生活游戏做起,带着他爬、蹲、走、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源源能自己穿脱衣服、上厕所,运动能力也越来越强,认知水平从零提升到了3左右,智龄也在不断提升。

她,用爱为1000多名“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

2023年2月,有爱心人士在杨翠凤的老家河北承德兴隆创办了一所语言康复中心,旨在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去大城市进行康复治疗的儿童提供就近康复的便利,经多方打听,找到杨翠凤,请她回到家乡“尽最大能力带好这些孩子!”

当杨翠凤离开明声听力康复中心时,源源的爷爷奶奶万般不舍,愿意花钱聘请杨翠凤对源源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杨翠凤委婉拒后,又千里迢迢带源源从神木“追随”到河北。在兴隆聆语康复中心,源源从语言到运动体能各方面的进步更大了,于是有了治疗中途千里送锦旗的佳话。

从2014年到2024年,从北京到陕西神木,又从陕西到河北,十多年的特教生涯,莎莎、乐乐、源源,胜胜.....杨翠凤清楚地记得经由她的手,康复治疗的每一个孩子,她以非凡的爱心、无尽的耐心、以及过人的专业技能,为他们搭建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因为她深知,康复好了一个孩子,就是给一个家庭送去了希望。

今年七岁的乐乐是北京人,出生后不久被诊断为听力障碍,在北京其他机构康复了三年多,仍没有语言发声,家里人很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经熟人推荐,70多岁的乐乐奶奶带着乐乐从北京到陕西神木找到杨翠凤。经杨翠凤对乐乐的系统评估,发现乐乐不仅是单纯的听力障碍,同时伴有整体发育落后,持续性注意力也比较欠缺,但乐乐的智商很高,记忆力也较好。杨翠凤通过观察分析,对乐乐这样的孩子用传统的桌面教学是行不通的,她采用了反向心理思维教学法,先找乐乐想学又不会的游戏来激发他的好奇心,让他主动接近融入,同时在游戏过程中给他输入教学知识点,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乐乐,尤其在语言发声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一个月零6天后,乐乐发出了第一个词“爸爸”,得知孩子会发音了,乐乐的爸爸妈妈激动不已,立马从北京乘飞机来到神木,受到亲情的鼓励与肯定,聪明的乐乐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四个月,从无语言到叙述简短的事一气呵成,终于可以融入幼儿园,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了。

今年暑假,为了巩固乐乐的发音和行为习惯,乐乐奶奶再次带着七岁的乐乐从北京来到承德兴隆聆语康复中心,让杨翠凤给孩子做构音和行为干预。经过半个月的练习巩固,聪明的乐乐即将回北京,迎接九月份的小学生活。

这个暑假,杨翠凤异常忙碌,除了负责管理聆语康复中心的日常事务,亲自为几名多重障碍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外,还要为十多名从全国各地找她的“新老学员”做评估。九岁的胜胜来自湖北随州。两岁半时,胜胜做了人工智能耳蜗,三个月后,胜胜由姥姥带到北京,找到杨翠凤工作的特教机构,经评估后,孩子无语言、无认知,肢体协调能力发展较同龄孩子慢半年,但好在孩子正处于听龄的“黄金三月”。为了让孩子聆听外界的声音,杨翠凤想尽各种办法,通过两个半月的努力,胜胜开始对各种声音有反馈,尤其对杨翠凤的声音特别敏感,会跟着模仿简单的表情和发音。经过一点一滴的练习,孩子终于从模仿发音到自己主动发音,短短八个月,孩子的语言及各方面的发展基本上接近普通孩子,从康复中心“顺利毕业”后,回家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六年来,不管杨翠凤是在北京、还是在陕西、河北的特教机构工作,胜胜的家人每年都会来找她给孩子做评估指导。今年九月,懂事的胜胜即将就读小学二年级,如果不留心他耳旁的耳蜗,完全看不出他是听障儿童。

让每一个听障孩子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发出自己的声音,最终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生活,这是杨翠凤最大的心愿。欣慰的是,在她从事特教工作的十多年里,从2岁多到7、8岁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听障、脑瘫、唐氏宝宝等多重障碍的孩子,经她亲手进行语言行为的康复训练,最后几乎都达到了预期效果。2016年,一个偶然机会 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6岁华裔听障儿童家长竟然也回国经人介绍找到她,经过三个多月的专业康复训练后,孩子的康复程度让家长喜出望外,最终带着满满的感激之情返程回国。

疫情期间,由于无法开展线下课程,为了让孩子们的康复训练不间断,杨翠凤免费开设了线上教学,自己讲解做示范,让家长带着孩子跟着练习。从那以后,为了方便孩子们回家能持续巩固康复效果,杨翠凤平均每周开设2到3次的线上视频教学已经坚持了整整四年。四年来,据保守估计,至少有近千个孩子从她的线上康复教学视频中受益。

为了让这些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杨翠凤和同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常常要重复几十上百遍。“每次看到这些孩子开心的笑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翠凤说,特教的初心就是让这些孩子能像正常儿童一样有尊严地生活、学习。十年来,经她亲手康复的300多名特殊儿童几乎都达到了入园、入学条件。但唯一令她感到遗憾的是,五年前,有个与胜胜同龄,本该接受康复训练的听障孩子,因各种原因,家长放弃治疗,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语言发育期,无法开口说话,最终只能入读特校。“太可惜了,那本该可以读普通学校,融入社会的。”至今想起那个孩子,杨翠凤依然心痛不已。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不同程度听力受损的人口超15亿,其中,中国是听障人士最多的国家,达2780万人,占全国残疾总人数的30%以上。由此,杨翠凤也呼吁,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听障等弱势群体,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多一点的条件,对他们多一点宽容理解,让康复后的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有尊严,能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纳。(通讯员:高巧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