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余名“柠檬黄”开展专项文明引导

遇到不文明行为,超半数受访者会主动上前劝阻;针对6大领域的29类不文明行为,全市各主责单位开展“点穴式”专项治理;“北京市文明行为记录制度”等一批配套制度机制正在紧锣密鼓研究制定……今年6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迎来施行一周年。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首都文明办了解到,一年来,首都公共文明建设在市民参与、治理成效、配套制度制定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一年来,在市委宣传部全方位立体化的普法宣传下,《条例》“弘德立法”效应凸显。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您是否了解《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相关内容”问题项中,受访者回答“了解一点、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的占比高达78.71%,说明近八成市民对《条例》及相关内容已经知悉。同时,通过统计结果还能看到,市民对公共文明行为促进和建设的参与度正在提高,有50.17%和44.06%的市民在被问到“如果遇到不文明行为,您通常会怎么做”时,作出了“主动劝阻”和“热线电话投诉举报”的回答。

对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出行、社区生活、旅游、网络电信等六大领域29类不文明行为进行重点治理是《条例》的一大亮点。一年来,全市各主责单位从问题入手,采取“点穴式”执法等专项治理的方式,向重点不文明行为“说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进公园、进社区,首都文明办组织全市9000余名公共文明引导员(“柠檬黄”)广泛开展有序出行、文明旅游、光盘行动、文明祭扫、垃圾分类等各类专项文明引导;针对早晚高峰时段存在的机动车乱插队、乱鸣笛、乱停靠等不文明行为,市公安交管局开展“点穴式”精准执法,搭建北京交警“随手拍”平台,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市城管执法局在8波次的专项执法行动后,停车管理、文明游园的整体问题率从2020年5月的15.4%下降至今年的2.21%;29名涉及文物刻字、攀折花木、野泳野钓、兜售物品、违规投喂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被市文化和旅游局列入“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市公园管理中心针对市民游客反映大的噪音扰民、占道锻炼、投喂动物、野泳野钓、涂写刻画等不文明游园行为,与公安、城管部门对接,推动入园执法工作,使长期以来顽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市委网信办加强网络不文明行为治理,不断净化网络空间等。

《条例》的实施让北京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进入了法治化轨道的新阶段,催生出一系列配套制度机制。首都文明办表示,一年来,全市不断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相关制度研究制定,积极推进公共文明引导员管理、文明行为记录、互联网文明行为规范、道德典型礼遇、文明行为白皮书发布,以及社会服务具体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文/本报记者 王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