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舞台被公认最考验一个演员的修养,而谈到中国话剧,不得不提北京人艺;而谈到北京人艺,于是之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曹禺曾说过,《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于是之是撑持这瑰宝的平民艺术家。
陈丹青曾连看了三场于是之演的《茶馆》,发出感慨,“所有艺术都是苦修”。
于是之凭借表演天赋和超出常人的努力,从社会底层中奋斗出来,并保持了终生的学习和谦逊。他一生视表演艺术为生命,创造了多个形象鲜明的艺术形象,《龙须沟》(1951)中的程疯子、《茶馆》(1958)中的王利发、《青春之歌》(1959)中的余永泽、《丹心谱》(1978)中的丁文中、《洋麻将》(1985)中的魏勒等等已成经典。
在于是之去世6年多之后,他94岁的夫人李曼宜写的《我和于是之这一生》出版,起笔自1949年的相识相知相爱,有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甜蜜忧伤,更有于是之此后60余年里在话剧表演事业和个人命运上的艰难跋涉,道出了风光无限的演员生活背后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这大概就是作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吧。
12月8日,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作家出版社、单向空间、凤凰文化主办新书分享会“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邀请资深戏剧评论家解玺璋、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作家编剧曹禺之女万方、资深媒体人潘采夫,共同来分享于是之的艺术人生以及这本回忆录带给我们的触动。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我和于是之这一生》新书分享会
本场活动时间:
2019年12月08日(周日) 19:00-21:00
本场活动地点:
单向空间·爱琴海店
(北京市朝阳区七圣中街12号院爱琴海购物公园3层)
本场活动主办:
新京报·文化客厅
作家出版社、单向空间
特别支持:
凤凰文化
本场活动嘉宾:
万方、解玺璋、宋宝珍、潘采夫
活动免费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
*12月07日中午12:00我们会发送邮件确认参加资格。
【本场活动介绍】
谈到中国话剧,不得不提北京人艺;而谈到北京人艺,于是之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于是之凭借表演天赋和超出常人的努力,从社会底层中奋斗出来,并保持了终生的学习和谦逊。他一生视表演艺术为生命,创造了多个形象鲜明的艺术形象,《龙须沟》(1951)中的程疯子、《茶馆》(1958)中的王利发、《青春之歌》(1959)中的余永泽、《丹心谱》(1978)中的丁文中、《洋麻将》(1985)中的魏勒等等已成经典,受到几代观众的喜爱。
2013年1月20日,于是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曾为之不懈奋斗和热情拥抱过的世界。6年多之后,《我和于是之这一生》由作家出版社公开出版。94岁的夫人李曼宜记录下了风波迭起、世事沧桑中的相依相傍。本书起笔自1949年的相识相知相爱,有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甜蜜忧伤,更有于是之此后60余年里在话剧表演事业和个人命运上的艰难跋涉,道出了风光无限的演员生活背后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质朴平实,细腻动人的文字里,可看到这对伉俪贯穿一生的深爱和信任。不论是研究于是之本人,还是中国当代话剧,这本书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12月8日,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作家出版社、单向空间、凤凰文化主办新书分享会“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邀请资深戏剧评论家解玺璋、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作家编剧曹禺之女万方、资深媒体人潘采夫,共同来分享于是之的艺术人生以及这本回忆录带给我们的触动。
【本场嘉宾介绍】
万方,作家、编剧,曹禺之女
解玺璋,戏剧评论家、学者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潘采夫,专栏作家,媒体人
【本场活动相关图书】
《我和于是之这一生》,李曼宜 著,作家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于是之凭借表演天赋和超出常人的努力,从社会底层中奋斗出来,并保持了终生的学习和谦逊。他一生视表演艺术为生命,创造了多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94岁的夫人李曼宜记录下了风波迭起、世事沧桑中的相依相傍。本书起笔自1949年的相识相知相爱,有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甜蜜忧伤,更有于是之此后60余年里在话剧表演事业和个人命运上的艰难跋涉,道出了风光无限的演员生活背后那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这本回忆录质朴平实,细腻动人,从中可看到这对伉俪贯穿一生的深爱和信任。不论是研究于是之本人,还是中国当代话剧,这本书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编辑:徐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