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中团长考许三多的“八二炮上一项中国首创的技术”,究竟是哪个?

在老电视剧《士兵突击》中,团长考核许三多,提了一个兵器教材上的问题:

“八二(迫击)炮上一项中国首创的技术,是哪个?”

那么,读者们是否知道,是哪个呢?

这里说的首创技术,应当是PP87式82迫击炮上的套筒式缓冲机。

中国军网的公开照片:PP87式82mm迫击炮身管与架腿连接处有一段“套筒”,这就是套筒式缓冲机。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缓冲机:

迫击炮的结构可简化为身管、架腿、座钣三大件,以及瞄准镜等小件。最早的迫击炮身管和架腿是刚性连接的,也就是架腿顶部有一个卡箍,卡在炮管上,没有任何缓冲器件。比如近代迫击炮的鼻祖,英国3英寸“斯托克斯”迫击炮,该炮的设计者是英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威尔弗雷德·斯科特·斯托克斯(Frederick Wilfred Scott Stokes ),他奠定了近代迫击炮身管、架腿、座钣三大件结构,架腿和座钣之间就是刚性连接,直接用一个卡箍固定。

一战时英国使用的“斯托克斯”迫击炮,这是近代迫击炮的鼻祖。

“斯托克斯”迫击炮的架腿用一个卡箍直接与套筒刚性连接

但架腿和身管刚性连接有个突出问题就是“翻转力矩”。迫击炮在发射时身管也会后坐,后坐冲击由座钣导向地面,但因为身管是倾斜的,因此身管后坐动作会产生一个向上翻转的力矩,使炮身有向上翻转跳动的趋势,打一炮跳一下,影响射击精度,也增大了对架腿的冲击。

没有缓冲机(a)时,迫击炮击发瞬间因为后坐力关系,炮管会形成翻转力矩向上跳起。有缓冲机(b)时,炮管就不会上翻跳起。

所以后来的迫击炮就增加了缓冲机,即在身管和架腿连接处增加一个弹性部件,击发时炮管可以相对炮架做一定的纵向运动,避免直接冲击炮架,也避免形成向上翻转的力矩使炮管跳起影响射击精度。

迫击炮缓冲机示意图,就是炮管和炮架之间一个带弹簧的管子

不同型号的迫击炮,缓冲机结构各有不同,安装位置也有所区别,大部分迫击炮布置在身管前下方,有两个小筒,也有个别型号装在身管后上方或两侧。

二战时期苏联PM-38 82mm迫击炮,两个缓冲机筒并列安装于身管下方。

二战美军使用的M2 60mm迫击炮,缓冲机筒也是两个,并列安装于身管下方。

流落到乌克兰的一门中国63-1式60mm迫击炮,它的缓冲机筒是一个,位于身管后方。

苏联M-160 160mm迫击炮,缓冲机筒位于身管两侧,能看到缓冲机弹簧。

简单捋完了缓冲机,再来说说PP87式82mm迫击炮的“中国首创技术”,套筒式缓冲机。

传统的缓冲机虽然是为了解决射击时身管出现的翻转力矩,避免炮身翻转跳动,但传统缓冲机与身管并不同轴,因此仍存在少量的翻转力矩。而我国PP87式82mm迫击炮使用套筒式缓冲机,是将并列安装在身管外的缓冲机筒化为一个与身管同轴的套筒,缓冲簧也绕在身管外,形成同心圆结构,这样就能更好消除翻转力矩,对射击精度更有利。

套筒式缓冲机的结构图

PP87式82mm迫击炮这个套筒式缓冲机我国很是满意,所以还用在同时期多种型号的迫击炮上,比如PP89式100mm迫击炮。

在此次军改前,PP89式100mm迫击炮和PP87式82mm迫击炮都是营属炮,前者较多装备装甲步兵营,后者较多装备摩托化步兵营,都是套筒式缓冲机,外观非常相似,容易混淆,两者主要识别特征是看炮管缓冲机前端的长度和架腿:

1、PP87式82迫缓冲机前端露出的炮管长度较长,PP89式100迫露出的炮管较短。

2、PP87式82迫的架腿和高低机之间只有一根连杆,为不对称布局,PP89式100迫的架腿和高低机之间左右都有一根连杆,为对称布局。

网络公开图片:这是PP87式82mm迫击炮,架腿之间只有右侧有连杆,缓冲机前的身管部分较长。

网络公开图片:这是PP89式100mm迫击炮,架腿之间有左右对称的连杆,缓冲机前的身管部分较短。

还有一种PP93式60mm迫击炮,这是给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山地步兵等对火炮减重更苛刻的部队单位研制的,用60mm枣核型新式榴弹,长身管,打得比老式60迫击炮更远,基本够得着原82迫击炮的射程,作为特殊条件下82迫击炮的替代品。该炮也使用套筒式缓冲机,识别特征是身管特别细长,座钣为圆形,高低机手轮位于架腿中柱底部前方。

中国军视网公开照片:军校学员在操作PP93式60mm迫击炮,能看到它的圆形座钣。

—完—

天天催着要写炮,写了白嫖,不写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