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努克1922年出生,是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支系的后代。莫尼旺国王1941年去世后,法国殖民当局没有让莫尼旺的儿子继位,而是挑选了他的外孙西哈努克。
当时西哈努克亲王年仅十八九岁,外表温文儒雅,喜欢音乐、艺术和文化,殖民者以为可以轻易控制他。但让法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选择的这位青年并不简单。
法国等欧洲殖民帝国在二战中遭受沉重打击,西哈努克抓住这一时机宣布柬埔寨独立。但法国人在二战后又回来了,名义上给予柬埔寨“自治国”地位,实际上仍然继续控制着这个国家。
经历反法西斯战争洗礼,世界各地被压迫的人民在二战后纷纷觉醒,中南半岛和柬埔寨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也风起云涌。西哈努克在时代浪潮中,成为柬埔寨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
西哈努克借助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条件,一方面与法国谈判,一步步争取国家主权;一方面在国际上奔走游说,向法国施加压力。最终,他迫使法国人向柬埔寨移交全部主权。1953年11月9日,西哈努克宣布柬埔寨实现真正独立。
因为柬埔寨君主立宪制下的宪法对国王的活动有限制,为了更深入参与国家治理,西哈努克在1955年3月将王位让给他的父亲,自己则组建政党并赢得大选,出任首相。1960年其父逝世后,西哈努克出任新设的国家元首一职,以便继续参与国家治理。
为维护柬埔寨来之不易的独立,西哈努克实行中立外交政策,不投向任何阵营。这让二战后妄图称霸世界、图谋控制东南亚的美国极为不满。1970年3月,在美国支持下,柬埔寨首相朗诺等人趁西哈努克出国之际发动政变,宣布废黜西哈努克国家元首的职位,西哈努克被迫流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柬埔寨战乱期间,西哈努克长期在中国流亡,仍然领导柬埔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内战乱逐步平息和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局势迎来转机。在和平进程中,西哈努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了国内不同派别的和解。1993年,柬埔寨举行全国选举,颁布新宪法,恢复君主立宪制,西哈努克重登王位。
2004年,西哈努克因健康原因退位,其子西哈莫尼继承王位。2012年10月15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去世。他被评价为柬埔寨百年来最杰出的国王。
策划:倪四义 韩墨
视频:刘赞 吴宝澍
记者:吴长伟 席玥 顾承哲(实习生) 侯家亮(实习生)
统筹:赵卓昀 王丰丰 刘品然
新华社国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