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苑|父亲打来视频电话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 台湾《中华日报》网站6月24日发表题为《Line》的文章,作者是陈祖媛。全文摘编如下:

父亲第一次拨通了Line(即时通信软件——本报注),电话那头他笑得像个孩子,电话这头的我眼眶有些湿润。时光荏苒,我仿佛看见父亲开心得眼角泛着泪光,就在我学会骑车,他放开扶着车的手的那刻。

疫情期间居隔两地,我们透过手机视频大概是我和父亲最近的距离。新科技对于近九十的老人家而言是很有挑战性的,忙碌的哥哥教了几回基本功能,总是隔天就忘。父亲习惯按电话号码盘,打电话没有问题,但要使用切换页面功能滑过来滑过去的方式,挫折感极重。这完全是个新观念,我们就放慢速度从“滑”这个动作开始。每天,我手持电话教学,另一只手要他跟着滑屏幕,一点一点累积他的信心,页面常常不见,挂了电话他得琢磨好久,才回到熟悉的开机页面,就当是玩游戏找出回家的路呗!一回生二回熟,他开始放胆乱滑一通,手机开始需要隔三岔五的充电了。

记不记得是怎么学会骑自行车的?我总是骄傲地说没摔过,不是我的平衡感奇佳,是我有个温暖的老爸。小学时,无数个傍晚,父亲扶着我车的座椅,在家后面的大路上,两路灯间练习。不知跑了多少个来回,他才敢放手。嘴里总是重复嚷嚷着,“我不会放手,专心!专心!”他应该是放手跟着跑了好一阵子,只是我未察觉。直到觉得声音越来越远,我回头看着他在一边的路灯下,而我已骑到另一头。那时还不会转弯跳下车,看着他站在原地开心地笑着,映着路灯眼睛特别亮。我只好下来推车转弯,再上车,冲向父亲。我一直记得那个瞬间,像是刚学会跑步的宝贝奔向父母,然后被高高举起,那个久违的兴奋。

距离父亲买这支手机已经一个月了,从点入Line,看留言,拨打Line,这条路我们走了一个多月。对于老先生而言,还有学习的动力,我很感恩了。一通百通,期待不久会收到他上传的照片。也许哪天他还能戴上虚拟现实的眼罩,感受一下新世代的元宇宙。

“叮咚!”我电话的Line响了,是父亲一早传来的早安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