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的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今晚将正式收官。剧集开播以来,创下央视近5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爱奇艺平台热度破9800,豆瓣评分8.1。电视剧的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的又一成功案例。
中国当代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于2017年12首次出版,小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示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复杂,塑造出众多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创业者等人物群像,从他们充满悲欢离合的跌宕人生中,史诗般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从文学到影视,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昨日,在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表示,文学与影视,是一种相互区分、相互激励而又相互启发、相互成全,最终相互增强和放大的关系。回顾现代以来文学和影视发展的历史,我们都能深刻地在文学的力量中展望影视的力量,在影视的力量中领会文学的力量。让我们的力量融汇在一起,让文学和影视一起走进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心里,这也是一代代文学人和影视人共同的努力方向。
对此,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认为,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转化自文学作品,来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人世间》被成功改编为电视剧《人世间》、并成为“热点”“爆款”,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件充满启发的事情。
张宏森进一步谈到,在今天,文学创作想要更好地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就一定要更加充分、更加主动地同众多的艺术门类及文化形态交流互鉴、融合接轨。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是可以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和广阔的覆盖面积的。新时代文学,能够在不断的拥抱和衍生中,把握历史主动、打开无限可能。文学的主动意识,正在获得广泛的支持与回应,这体现了一种“双向主动”,它证明我们所身处其中的文化生态是良好的、积极的、高度活跃的。
张宏森表示,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艺术领域、文化领域,各种新鲜活跃的元素与力量,都能够关注文学、牵手文学、与文学嫁接共生。中国文学愿与大家共同努力,营造文艺新气象、塑造文化新景观、打造“文艺共同体”,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作协将在今年推出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通过一系列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来集中打造和推出一批高水准、有分量的文学力作,为影视和其他的文化领域输送更多更好的文学资源。
“我们做内容的使命是希望让好故事生生不息,需要以文学为起点,以影视创造全民共鸣点,然后再能反哺文学,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独特IP的中国模式。”作为该剧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希望借《人世间》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与各位一起书写绚烂多彩的时代故事,让文学和影视照亮我们的美好生活。
《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坦言:“影视剧对于我想表达的思想,进行了很好的提炼。《人世间》的电视剧将部分角色和情节从概念化变为具象化,更加智慧地进行戏剧展现,例如对于周母这个角色的刻画、将周父认可郑娟的情节改为让郑娟在门口听到父子俩掏心掏肺的对话等等,这些改动都证明导演与改编者对原作的提升。如果小说可以重写,我想将主创们的智慧都融进去。”
“《人世间》这部小说,给改编影视剧带来非常好的基础。首先是具有一群立得住的人物群像,其次还包含了近五十年的历史众生相,有足够的时代纵深,最后还有鲜活的故事和人间烟火味,这是区别于其他小说的最重要基础。”《人世间》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表示。
《人世间》编剧王海鸰分享道:“严肃文学是个人对生活经历的思考,而电视剧是大众艺术,越是严肃文学,改成电视剧就越有难度,小说表达转化为影视表达,除了形式上的,更是理念上的。影视剧是一门集体的艺术,这部剧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平衡,这是我合作过的原作、导演和影视剧中最好的。”
电视剧的爆火出圈,源于原著作者厚重的历史生活底蕴与主创人员的匠心制作,于细微处洞见生活本质,准确捕捉人世间细腻的情感,最终呈现出质朴可爱的人物形象、令人泪流满面的故事情节以及真实动人的百姓生活,引发观众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