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启智,描红开笔,古代开学礼有多隆重

古人尚学。从汉朝起,便把 “入学”“成人”“婚礼”“葬礼”,并称为人生“四大礼”。

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无论出身贵贱,若要开蒙入学,一定要行“入学礼”,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

普通家庭需先准备文房四宝,而富裕家庭则要丰富得多。如《红楼梦》中,宝玉入学一段,他不仅带了文房四宝,还带了茶壶锅碗、手炉脚炉、坐垫毯子,以及四个陪读的小书童和几个年纪大的仆人。

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历经千年未改。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启智。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

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国人讲究尊师重教,学生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

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

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

据《学记》记载:“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

分别是,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鸿运高照;

红枣:寓意早早高中;

桂圆:寓意功德圆满;

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

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

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而学费则没有定额,只要礼数尽到,根据家庭条件适当奉送即可,称为“贽见礼”。若家中实在没钱,物也可代。据《学记》记载,古代寒门学子,入学若出不起银两,可用“茶”和“炭”代替。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

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之后学生需要和老师一起“击鼓明智”,寓意“孙其业也”,通过击鼓,告诉学生学习的庄重和重要性。

然后先生会用“描红开笔”,握住学生的手,教学生写出第一个字——人。

《周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古人进学,修身格物,只为更好的自己。愿莘莘学子终日乾乾,不要懈怠。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