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博弈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曾提出过一个相关理论,一句话概括就是:
“如果你不能陈述对方的观点并且令其满意,就不要妄想说服对方、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
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夫妻争执。在争吵时,一方必须能够讲清楚对方的意思,并且让对方点头:“太好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这就是我的感受。”
作者:符涵;本文来源:公众号“书单”(ID: BookSelection)。
疫情渐缓,之前说好的“报复性消费”还没着落,“报复性离婚”却意外而至。
西安、广州、上海等多个城市,都出现了离婚预约爆满的情况。甚至连浪漫的意大利,也在“封城”期间,出现了离婚潮。
之前忙于工作,缺乏交流,现在有机会朝夕相处,反而又互相嫌弃,婚姻真是个难题。
心灵鸡汤总说要忍让、沟通、理解……这些正确的废话从来不会出错,但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但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有所不同,作者约翰·戈特曼是一名“预言家”——可以在5分钟内,判断一对夫妻未来一年的婚姻状况,准确率高达91%。
他在1992年就设立了“爱情实验室”,近距离观察过近3000个家庭,700对新婚夫妇。
并且,戈特曼还将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引入到了婚姻研究中,并将研究成果写进了《爱的博弈》一书中。
在博弈论的启发下,戈特曼发现:在婚姻中,只有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最有价值的选择。
一、婚姻就是囚徒困境?
关于博弈论,最广为人知的场景就是囚徒困境:
假设有两个囚徒(A和B)被警察分开审讯,因为证据不足,他们可以选择招供或抵赖,判决结果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最好的办法是两个人都不招。但实际情况是,两个人都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值得信赖的人——万一自己没招,对方招了,自己就要承担最严重的后果。
因此,最稳妥的选择,反而是招供。
这就是“困境”所在,双方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做出了理性选择,结果反而是两败俱伤。
戈特曼认为,婚姻跟囚徒困境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他举的例子,是婚姻里最常见的“斗法”——谁做家务?
有一对找戈特曼求助的夫妻,就总是因为这个问题吵架。妻子希望丈夫帮忙打扫房间,但丈夫总是推说上班太累。
表面上看,两个人就像战争双方在谈判,都想获得最大收益。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囚徒困境吗?
戈特曼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把做家务的四种选择列出来,让夫妻双方打分。
然后,有趣的事实出现了:
可以看到,夫妻双方都给“共同打扫”打了最高分,给“都不打扫”打了最低分。
也就是说,双方都不想看到脏乱的房间,但是都不想自己干。丈夫心里也清楚,如果让妻子一个人打扫的话,她肯定会生气,自己也过意不去,这不是最优解。
所以,在这场争执中,夫妻的理性选择都是共同打扫。也就是说,双方选择的是合作,而非背叛——这就和囚徒困境,就完全相反了。
同样是针对一件事的四种可能,囚徒因为互相提防,所以无法达成合作的最优解,但夫妻双方因为信任,反而可以互相分担,获得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戈特曼用这个例子,精确地告诉了我们:信任与付出总是值得的。
互相信任才是婚姻这场博弈中最重要的筹码。没有了信任的婚姻,只会陷入囚徒困境,让双方在互相猜疑和算计中耗尽感情。
二、不是不能吵架,是你不会吵架
关于婚姻,人们还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幸福的夫妻很少吵架,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争论和冲突。
但戈特曼在《爱的博弈》中写道:“我还没有遇到过,在整场争论中都能保持‘美好’的伴侣。”
在婚姻中,争论以及它导致的不愉快,都是难以避免的。问题的关键不是不能吵架,而是懂不懂得“正确地”吵架。
在“爱情实验室”中,戈特曼对夫妻间的争论和冲突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记录下大量的沟通过程,并且用“三个盒子”来收纳这些数据:美好盒子、中性盒子和糟糕盒子。
顾名思义,这三个盒子分别用来收集愉快美好、没有太大情绪波动,和充满负面情绪的沟通过程。
你也许会想,冲突不都是负面的吗?怎么会有“美好”、“中性”的冲突呢?
是的,冲突的开始总是负面的,但戈特曼更注重冲突如何发展。
收集了大量数据后,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大部分争论过程实际上都在中性盒子里,而且中性盒子是“最有价值的”,
因为它是负面情绪的避风港。快乐的伴侣发生争执时,有65%的时间处在中性盒子中,不快乐的伴侣则是47%。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相对平静地表达自己,反驳对方,而不是大吵大闹。
也就是说,有冲突很正常,但能够把不愉快的争论,迅速拉回到比较平静的中性盒子,甚至是愉快的美好盒子中,才是维持幸福的关键。
戈特曼举了一个常见的场景:
一对夫妻开车去山上度假,中途妻子觉得车速太快了,一个急转弯过来,她急得大喊:“慢一点!”丈夫被吼得心烦气躁,顶回去:“别喊!你这是在制造车祸!”两个人就这样吵了起来。
下车后,丈夫看到后备箱的行李被甩到七零八乱,心里已经有点后悔。妻子说:“我怀疑我们刚刚已经摔下悬崖了,你看这里的景色,是不是很像天堂一样?”
这个玩笑让两人哈哈一笑,争论也就过去了——这种具有幽默感的沟通,被戈特曼列入了美好盒子。
就算下车后妻子没有开玩笑,而是选择平静地讨论,这也是在中性盒子之中。许多总是拌嘴的夫妻依然幸福,就是因为他们的拌嘴与争论实际上并没有“伤筋动骨”,虽牵引出负面情绪,但仍然在平静的中性盒子中。
太多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总在放大夫妻生活中的那些情绪化的时刻:我们看到他们愤怒地互相指责,最后又流着泪水和解,来一个大团圆之吻。
这些表现常常让我们误以为,在乎对方、爱对方就是要这样展示情绪,才能证明自己的爱。
然而博弈论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幸福的婚姻应该是平静的,表面上看一点儿也不轰轰烈烈。即使吵架,也懂得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耗情绪。
三、从博弈论中学会沟通之道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沟通或者说吵架,才能够避免冲突滑向糟糕盒子中,变成互相伤害的攻击呢?
博弈论再一次给了我们灵感。
合作博弈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曾提出过一个相关理论,一句话概括就是:
“如果你不能陈述对方的观点并且令其满意,就不要妄想说服对方、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
这个理论原本是用于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的博弈,但是戈特曼敏锐地发现,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夫妻争执。
也就是说,在争吵时,一方必须能够讲清楚对方的意思,并且让对方点头:“太好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这就是我的感受。”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想要说服对方,就只会引起更多的争吵。
之前有一对结婚12年的夫妻来找戈特曼求助,因为他们的婚姻并不快乐。
妻子抱怨丈夫从来不听她说话,但丈夫却说自己一直有在留心倾听。当他们在戈特曼的“爱情实验室”呆了一段时间后,戈特曼分析完数据,发现了问题所在。
每次妻子向丈夫表达负面情绪时,例如吐槽工作、抱怨同事,丈夫确实会听,但是回应的方式不对——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一些看似可行的办法,或者劝说她调整心态。
他的口头禅是:“就算老天给你一副烂牌,你依然可以打赢。”
可问题是,妻子要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更别说这些“解决方案”往往自以为是),而是赞同与理解。就像是一个人跌倒后,需要的只是一双温暖的手和拥抱,而不是站在那里告诉她,为什么会跌倒。
丈夫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责任,但其实少了关键的一步:感同身受。
所以,戈特曼让丈夫学会“积极倾听”,不要着急鼓励、说服和指导。多问几个这样的问题:
“你对这事还有什么感觉?”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然后,可以用复述的方式,确保自己完全理解了伴侣的感受。
逐渐地,丈夫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缺乏对妻子的理解。这就是拉波波特理论的魔力——所有的争论中,都先确保自己听懂了对方,这才是解决争论的终极之道。
四、
很多来到戈特曼“爱情实验室”的夫妻,都会陷入一个陷阱:“他们都自说自话,根本不打算进行沟通。”
但事实上,说话并不等于沟通,多年婚姻也并不一定就能形成默契。
博弈论的好处,就在于它对沟通的深入探察,不仅在博弈与谈判中管用,也是婚姻幸福的基石。
人们总是花很多时间学习,面对职场伙伴和商业对手的谈判技巧,却忽略了身边的人,其实更需要也更值得更多的耐心、信任和体察。
只不过,爱的博弈是所有博弈里最为特殊的一种:
比起战胜对方,它更关心成就彼此;甘愿自己吃亏,反倒赢得超出预期的爱;它索要最多的信任,也带来最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