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市北山街,一位年轻妈妈抱孩子在卖自制酸梅汁,被城管队员方建锋发现。得知女摊主家庭经济拮据,方建锋决定不予处罚,只进行了批评教育,还自掏腰包把剩下19袋酸梅汁都买下来,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城市管理人员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的新闻屡见报端,城管展现在民众眼中的形象总是不太光彩,老被贴上“飞扬跋扈”“临时工”等标签。在“一边倒”舆论环境下,城管工作愈发难做,与广大监管对象的矛盾也是越来越深。
管理占道经营是城管的本职工作,而监督对象多数是社会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难以调和的一对法与理的矛盾。面对占道经营的年轻妈妈,城管队员批评教育后,还自掏腰包买下酸梅汁。这种做法是人性化执法的体现,既讲了原则,又有人情味,契合了主流价值 观,自然会引起舆论点赞和网友共鸣。
城市管理需要人性化执法,交通、治安、市场监管等领域,同样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执法部门要做到人性化执法其实并不难,精髓就在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站在监管对象的立场上替他们考虑,让监管对象从心里感受到执法部门传递的执法原则与人性关怀,保护好监管对象的人格尊严。
执法者要切记,做好执法工作不简单,是原则性与灵活性、重复性与开拓性的考验;要习惯摒弃一刀切的暴力执法,用耐心细心达到管理目的。采用春风化雨的执法方式,并不意味着弱化了执法力度,反而可能会加强执法效果。
当然,社会公众点赞城管队员方建锋做法的同时,也提出了担忧:这种特殊执法方式,是否涉嫌对其他摊贩不公平?如果其他摊贩都来效仿怎么办?
其实,人性化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不冲突,关键是把握好尺度。人性化执法,是通过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更好地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而绝非对违法现象听之任之、放弃执法,从而导致法律权威丧失、公共利益受损。被监督对象也不能因为被人性化执法,丧失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自觉性。
当人性化执法成为常态时,双方就会形成心灵互动,相互理解与支持。执法者与监督对象的关系,也会变得和谐起来,对整个社会有百益而无一害,理当举双手支持。
上游新闻 牛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