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备受大连市民关注的《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第一年,也是大连“十四五”计划启动第一年。愿景中的大连是怎样的?甘井子区作为《规划》中被赋予“枢纽新城”和“创新新城”定位的“新核心”,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
从发展规划的角度看大连
由“十四五”计划看甘区发展
2049年的大连什么样?今年出台《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布,为大连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怎样的蓝图?甘井子区在城市中有着怎样的占位?未来发展的特色是什么?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总规划师王艺作为大连重要节点城市规划的见证者、参与者,为媒体做了重要分享。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总规划师王艺
他指出:
集合了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界、专家学者多方智慧的《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既是方向,更是为东北经济领头羊定位的大连,赢得新突破和机遇、通向未来的一张通行证。同时,也是大连新一轮城市竞争、产业和城市空间赋能的利器和竞争内核所在。
围绕“东北亚人居典范城市和国际创新都会”的总体目标,大连将着力构建“五城四中心一典范”的功能支撑体系,并从国际视野、区域责任、城市特色三个维度,三个分目标来实现。
从国际视野的角度看,他认为这次《规划》首次将大连非常精准地定位到了更大的区域,也就是东北亚和国际。
第二则是区域责任。作为东北开放的龙头,大连充分利用大连现有的高校人才资源及资金金融方面的优势,集中发展创新产业。
第三是从城市特色角度来看,大连有120年的历史和山海特色,既有老工业遗产又有老建筑和街区,有被公认的现代城市风貌。
相信大连一定会完成重塑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进而重振大连城市精神。成为富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的“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
当新一轮城市规划利好袭来,甘井子区具有怎样的优势占位?其区域特色如何?未来又将往哪个方向发展?
王艺表示,甘井子区在大连中心城区的版图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是大连人和外地人离开或进入大连的必经之地。另外,就发展态势看,甘井子区土地储备大,有大量的产业区域及城市的建成区人口的储备。在他看来,甘井子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连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
“2049规划”首次将甘井子区全域纳入到大连的中心城区范围内,这意味着甘井子区从传统城市的边缘区向城市的核心区转变,势必带来城市各项的主导功能向这一区域拓展和布局,成为城市和发展的重心。
另外,大连地铁2号线和4号线、大连湾海底隧道交通工程、新机场这种市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交通情况的改善,进一步带动甘井子区的大发展。
其次“十四五”时期内,包括新机场、会展中心、梭鱼湾浴场等重大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点都是在甘井子区,这也将进一步提升甘井子区的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在他看来,无论是大连的2049愿景规划,还是大连的十四五规划,主要的实现战场将在甘井子区。未来3-5年,甘井子区整体的城市空间一定会赶超传统的市内三区,为此他充满信心。
作为老大连人和专家学者,胡文荟教授曾亲历大连“十四五计划”、《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论证、研讨、出台的始末。在他眼里,机场北区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胡文荟教授
他指出:
从甘井子区“十四五”计划和甘井子区“三湾两轴五组团”的空间布局来看,甘井子区未来的“引爆点”一定在机场等区域。甘井子区“十四五”计划的发展重心在于现代服务业,虽然不会有新的园区、开发区等大的布点,但是着眼高质量发展,甘井子区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布点却在加强。恰恰是这些高质量的发展,未来或给机场北为代表的甘井子区带来更强活力和机遇。
“十四五”期间机场板块还将把5G智慧产业园、中青旅夏尔国际海洋度假村、华侨城项目一期列入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目前,辛寨子街道已经把N•PARK公园、恒大水世界、百合生态农业公园、东南山健身运动公园等多个上百亿项目列入“十四五”重点项目。
伴随未来多个过百亿项目在机场北这一区域集中摆布,多产业并举的发展业态和在文旅创新旅游宜居等方面的超强赋能,势必会带动甘区的大发展,带动机场北板块向周边优势传导和价值转换的过程,为这一带高品质居住开发带来新机遇。
如何把握新机遇更好发展?结合国际先进城市借势交通和规划发展的TOD理念和综合住区发展模式,胡教授认为,由美国新城市主义倡导者彼得•卡尔索尔普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TOD模式并附加综合住区的开发理念或可为时下甘区机场北住区开发提供新思路。
那么何为TOD模式?即以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居住区,它往往以公共交通为中枢、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从而实现城市组团的紧凑型开发。通过对其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交通、商业、办公、住宅等多种功能要素的整合集聚带动一个区域综合居住区发展。
据了解,丹麦哥本哈根实行TOD发展模式后,区域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如今哥本哈根被联合国授以“最适合居住城市”与“最佳设计城市”。而纽约都市区20年、66个TOD项目的开发实践;近邻日本东京实行TOD“产、城、站”发展模式后,区域人口极速增长,成为日本新兴商业圈层与经济支柱,都离不开TOD对区域经济及发展的积极助力。
从哥本哈根到纽约曼哈顿再到日本东京,他认为有地铁2号线、1号线,正在建设地铁4号线和5号线的大连,引入TOD发展模式对于机场北发展意义巨大。而将TOD+综合住区两者结合,这一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开发模式,对重塑、丰富居民的城市生活格局将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表示,从学界来看,从TOD到居住区之间,有400-800米的距离,步行15分钟之内,通过摆渡或公交再度分流,都是当下国内TOD模式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其他城市发展十分明显,甘井子区机场北发展TOD不仅是方向,也将是以区域综合配套式居住区呈现并发展的主流。
“综合住区”即在社区基础的居住功能之上,叠加商业、公园等功能,不仅仅是各类业态的有机聚合,更将中心区位、资源配套、产品设计、服务运营等一系列元素纳入其中。将高端住区与学校、公园、交通枢纽、商街有机链接,形成一个高效、复合的综合住区场域,让人们享受都市丰富的资源和多元消费方式。
何为理想住区、理想生活?在他看来,根据家庭结构可变化的物理空间、在绿色节能和人性化设计、健康、高度智能化的住区设计都是理想居所的体现,而上升到生活,他认为还得有先天的自然禀赋和生态及环境。
最后,分享给各位家长们一句话,“最好的学区房,其实,是你家的书房!”不要盲目的崇拜热点学区,若想学区房降温,家长们要先降温。
最后提醒一下,已经发布预警的老破小的学区能不能就别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