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方名家江尔逊:治咳喘,不忘三法
咳喘为临床常见病症,经方名家江尔逊先生深谙脏腑气化之机,发病之理,治疗咳喘,不忘三法;选方用药,常用平凡之方获不平凡之疗效,令人叹服。今与大家分享~~
治咳嗽,毋忘辛散解表
咳嗽之疾,最为常见,亦为百病中难医之疾。历代医家,论述纷纭,多言咳嗽之起,莫不缘于感受外邪。是故,治疗咳嗽,辛散祛邪当为第一大法。
然临床所见,不少患者,咳嗽初起,自服止咳成药或因为医者囿于化验检查之诊断,而重视抗菌消炎,治失法度,以致经久不愈而求诊于江老,经予辛散解表宣肺之剂迅速获效。
至于选方用药,江老常以《三因方》治“风寒暑湿伤肺,咳喘大甚,坐卧不宁”之旋覆花汤与局方金沸草散相合,临证随寒热虚实之偏而灵活加减,鲜有不效者。方中旋覆花、白芍、甘草为不可或缺之品。
【验案举例】
案一:毛某,男,58岁。咳嗽已月余,中西药并举,单方验方杂投,了无寸效。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喉痒即咳,遇寒咳甚,舌红苔薄白,脉浮。此乃外邪束肺,肺失宣肃之证。予旋覆花汤加减。
处方:旋覆花10g,前胡10g,白芍10g,荆芥10g,法半夏10g,甘草3g,杏仁10g,苏子12g,白芥子10g,桔梗10g,陈皮10g,茯苓12g。
服药3剂,咳减过半,再服3剂而愈。
疗哮证,必须宣肺蠲痰
哮证乃痼疾,时作时止。仲景虽未明确提出哮证之名,却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之形象描述。哮证初发多实证,治疗当宣肺祛邪与化痰蠲饮双管齐下。江老常以方证相对而选射干麻黄汤加减,屡获良效。
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同具解表蠲饮之功。然小青龙汤重在发汗解表,温化寒饮;射干麻黄汤重在宣肺利气,祛痰蠲饮,其功效如《医门法律》所称“发表、下气、润燥、开痰,四法萃于一方”,正与陈修园治哮证“宜调顺肺经,仍如清痰破饮之剂”的法则若合符节。
【验案举例】
宋某,女,35岁。幼年即患哮证,受凉即发。3天前复发,服西药未效。现咳喘气紧,喉间“呀呷”有声,咳痰不畅,胸闷,舌红苔薄白,脉紧。予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10g,麻黄10g,紫菀10g,冬花10g,大枣12g,法半夏10g,细辛6g,五味子6g,杏仁10g,苏子15g,白芥子10g,旋覆花10g,桔梗10g,甘草6g。
服药6剂而症平。
平喘促,当识上盛下虚
张景岳将喘促扼要地分作实喘和虚喘论治,影响深远,至今尚指导着临床实践。实喘者,痰壅气逆,邪气实,责之于肺;虚喘者,元气虚,不能纳气归根,病本于肾。然肾气虚衰而喘者,无不兼有肺脾之虚,气机上逆,未有痰饮不随之而逆者。是故,江老有喘促证“纯虚者少,多为下虚上实,虚实相兼”之训。
喘证难疗,难则难在“下虚上盛,虚实相兼”,元气难复。江老对喘促发作之际,扼其上盛下虚之要,常选苏子降气汤加减,既降气祛痰而治在上之实邪,又温肾纳气而疗在下之虚。是方平则平凡,然效验却彰而可嘉。
【验案举例】
梁某,男,25岁。反复咳嗽、气喘心累18年。西医以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肺气肿、肺心病、心衰收入住院治疗已月余。现咳喘气逆,倚息不得卧,动则喘甚,面黧唇绀,痰多色灰,或带红色,口干纳差,行动艰难,舌紫暗苔粗白,脉细滑数。予苏子降气汤加减以缓急。
处方:苏子15g,法半夏10g,当归10g,陈皮10g,茯苓15g,前胡10g,沉香3g(冲服),厚朴12g,葶苈子10g,南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丹参12g,杏仁10g,甘草3g。5剂,并配合西药治疗。
复诊咳逆喘息明显减轻,自行来诊室就诊。现已能平卧,仍动则心累,痰多,纳差,舌红苔厚腻,脉虚数。予苏子降气汤合六君子汤化裁,肺脾肾三脏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