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跟大家讨论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VOGUE》封面的美学气质,没想到很快就听到了时尚界重量级摄影师peter lindbergh(以下简称林德伯格)去世的消息,要知道,他可是很多《VOGUE》封面的掌镜人啊。
▲上:peter lindbergh,下:Kate Moss
要是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我们不妨先来看几张照片吧,你一定有印象。也许只有在林德伯格的镜头里,章子怡才能卸下她的那张“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争气脸,雀斑,澄澈的眼神,甚至略显干燥的嘴唇,有几丝疲惫,但是依然很美。面对别人质疑他拍摄的女性看起来很疲惫,林德伯格这样回答:“那就算她看起来很累?也是又累又漂亮。”
刘雯和奚梦瑶,没有浓妆和名模光环,却也真实有力。
中文互联网时不时就会被拿出来传播的这套凯特大魔王、周迅、艾米莉·布朗特三位女神合体的女大佬照片,出自他的镜头。
这张照片大家看过吗,照片里的模特就是说出那句著名的“没有一万美金不下床”的琳达·伊万格丽斯塔,超模鼻祖。某次拍摄时林德伯格强烈要求琳达剪短发,结果是,他做对了,琳达从“美得近乎平庸”的女人味蜕变成了性感帅气美。
包括英版《VOGUE》杂志1990年月刊的这张封面,由林德伯格掌镜,娜奥米·坎贝尔、辛迪·克劳馥等5位超模出镜。当时谁能想到这5个女孩能开创群星闪耀的超模时代呢?毫不夸张的说,林德伯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这张麻豆们穿着白衬衫在海边的照片也出自他手,女孩们吹着风,笑得很放肆,跟当时浮夸又奢华的时尚圈风格完全不同。但是现在看依然很美,叔觉得林德伯格的作品有种“timeless“的美感。
私心里,叔觉得最美是这张。安伯·瓦莱塔戴着天使翅膀,站在时代广场上。白色西装包裹住她的身体,翅膀像巨大的花环保护着她,和后方的摩登大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卷发随风拂动,一缕刘海乖巧地趴在她的额头。她的神情有一丝脆弱有一丝疲惫却又很纯真。假如真有天使坠落人间,也就是这样了吧。
或许,林德伯格是造型师的噩梦,当造型师搬来一大屋子的高端时装,他却总是问:“有白衬衫和牛仔裤吗?”但是成片总是让人惊喜,他拍出的片子高级而又有质感。实际上,林德伯格带有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和老派,对时尚和设计也不怎么热衷,但他依然能拍出首屈一指的时尚照。
叔认为,林德伯格这样的性格之所以能在极尽浮华、不时髦毋宁死的时尚圈有一定地位,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首先,他是一个肖像摄影师,其次才是时尚摄影师;第二,他在黑白摄影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已入无人之境,这一点也成就了他独特的视觉语言;第三,他总是能捕捉到拍摄对象最真实的情绪。对于我们来说,林德伯格的美学观念和拍摄手法是可以学习的。
肖像照只是拍人而已吗?
先来说说肖像吧。有人会感觉到疑惑,时尚摄影和肖像摄影有什么区别吗?有的,时尚是造梦的艺术,但是肖像,往往需要回归到拍摄者本身。
从古典职业艺术家,到湿版法,再到美颜相机,人类对于留住自己当下的形象有着根深蒂固的执念。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为了捕捉这个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实际上,林德伯格迷恋过梵高,这个有名的“自拍狂魔”。梵高拥有最世界画家中最多的自画像,这并非是由于自恋,而是一种基于“精神分析法”的表达方式。
肖像最重要的就是还原这个人本身的真实状态,一种区别于美化过的自拍的真实。不是说美化过的自拍不好,而是在这种真实面前,“完美无瑕”意味着一种防备和拒绝。林德伯格的照片里没有成见和姿态,人们跟他在一起感到舒适,于是会敞开心扉,显露出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他则趁机按下快门。这是一种现实主义。
这种观念使得林德伯格的作品比当时很多时尚摄影都更具备打动人心的能力,因为在人们眼中,这些明星更加真实了,但依然是他们自己。这些图像的本质是每个人朴实无华的灵魂,无论他们有多么出名。
▲上:Linda Evangelista ,下:Mariacarla Boscono
有时他会把相机怼到被拍摄者的脸上,去放大和挖掘他们的特质;
有时他会采取中景拍摄,采取平视的视角,被拍摄者的肢体语言总是很自然;
当他采取远景或大远景,那么他一定是要开始讲故事了。
▲Naomi Campbell , Harper’s Bazaar 1992
黑白照想要高级,少不了灰
接下来可以说说黑白。其实,决定黑白照质感的并非是“黑色”或“白色”,而是灰色。越是高级的黑白照,灰色的层次就越多、越细腻、越丰富。
这个部分涉及到的理论略多,叔给大家打个比方。假如把照片里的黑白灰从纯黑到纯白分为10个色阶,那么质感越好的照片使用到的色阶越多、越丰富,就像一首黑白灰的协奏曲;反而言之现在很多拍照软件推出的滤镜色阶是极其简单的,所以出来的质感就不会很好。
简单看下林德伯格的任意一张照片,就拿这张举例子好了。从画面最前面的重色,到建筑,到后方的天空,当然这是电子屏幕,真正的好的灰阶需要看实物,所以咱们就不用数灰阶了因为数也没有意义,感受下这个灰色的丰富程度就好。
▲Helena Christensen, Linda Evangelista, Claudia Schiffer,Naomi Campbell & Karen Mulder 1991
放一张大家相对来说比较熟悉的荒木经惟的照片,留意观察一下黑白灰的排布,就会知道荒木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他拍了很多情色题材。
然后就是黑白灰的节奏了。如何显得黑色更黑,白色更白?答案是对比。对比带来节奏,而节奏就是重复或打破。可以看到,黑白灰不断地交织,白色在黑色边缘挤出结实的线条,塑造了物体的造型。
而色阶是可以变换的,假如想让整个画面的色调轻松浪漫些,那么可以提高白色的比重。借助白衬衣这张照片来理解下,想让白色的更白,那么人的皮肤肯定会相应地变暗。这个时候人的皮肤、头发就是画面中的重色,连绵的白色块是画面的主色调,沙滩和海是灰色调担当。
当然林德伯格的照片里也有一些是强调形式感的,对于咱们来说比较好模仿,上面那张是白色的呼应,下面这张则是重色的呼应为主。林德伯格挺喜欢这种对称式重色的,画面中有了呼应,看起来就会更加有章法。
当然,林德伯格不是不会拍彩色照片,叔觉得他的彩色摄影更迷幻、更华丽,只是他自己更偏好黑白带来的强烈抽离感,所以80%的照片都是黑白的。
营造画面情绪的要点是制造冲突
画面中还有一个非常出彩的点就是情绪。叔觉得林德伯格照片中的人之所以非常有情绪张力,是因为有故事性。故事性的核心也是来自于我们前面所说肖像要还原人的性格本质,而人的性格本质其实是在面对危机、挑战、压力时才得以凸显的。
所以在那些情绪张力格外强的照片里,你会觉得这些人们都是在某个困境里,这些困境带着奇异感与陌生感,折射出被摄者或不安、或迷茫、或失落的灵魂。
《Flying high》这张也很有趣。工业化的城市街头,琳达穿着华服腾空而起。白色的水蒸气挤压着黑色薄纱的边缘,仿佛后现代神话的图景。
他也可以让朱莉简简单单地坐着,却怅然失神。
大魔王不开口也是气场十足,这个场景仿佛刚刚演出完在后台休息一样。
叔觉得林德伯格的作品对咱们来说的借鉴意义在于,他既不像纯粹的纪实肖像摄影师一样严肃,也不像纯粹的时尚摄影师那样倾心浮华。所以他的美学风格既轻松又梦幻,既美好又忧伤。也许他真的只是喜欢这些美丽的人和事而已。
而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运用的就是对镜头可以卸下伪装,不用努力地表现自己真的状态很好,或是真的很棒,瑕疵、疲惫同样是闪光的东西;黑白灰的块面思维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画面的质感;善用对比和制造冲突,是画面的灵魂之盐。
好了,叔觉得任何一种美学风格之所以能够受到欢迎,都有其原因。而挖掘它们受欢迎的背景,分析它们的美学要素,都是为了为我们所用,感谢这些大师为我们展现了美的各种可能,大家记得活学活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