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丰县云岭实验学校门前,崭新的育德路见证着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初心。2024年初,这条路的顺利完工,让学校师生上下学的脚步更加从容,也让周边联河村村民的出行多了份便利。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穿梭于村民院落与施工工地间的忙碌身影,他们用一次次耐心沟通、一遍遍政策解读,架起了群众与项目之间的连心桥。
育德路建设之初,征地事项曾引发联河村部分村民的顾虑。第一次在村头公告栏贴出征地通知时,围过来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大多是对后续生活的担忧。海丰县附城镇人大代表、联河村党委委员许宇奈回忆道,“大家不是故意反对,就是心里没底”。
在育德路的建设过程中,人大代表并非孤军奋战,海丰县人大常委会在云岭实验学校设立的县人大代表驻重点民生项目联络站便成了代表履职的坚实后盾,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阵地支撑。附城镇人大副主席吴军生介绍,依托这一阵地,人大代表在海丰县云岭实验学校建设及育德路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多重关键作用,当好项目推进“监督员”,通过全程跟进项目进展,及时督促解决施工中的卡点难点,促进项目如期完成;当好政府、群众、建设方等多方的“传声筒”,代表们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传递诉求、反馈情况,有效化解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结合实际需求推动育德路由原来的泥土路拓宽成双向四车道的机动车道。
作为联络站驻站代表,许宇奈和其他代表把征地政策从头到尾学了几遍,确保吃透每一个细节。“得自己先明白,才能跟村民讲清楚。”他们挨家挨户走访,在村民家里拉家常时,把征地补偿、安置等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说给群众听。遇到村民对征拆面积有疑问,许宇奈就拿出相关资料,一条条对照着解释,直到给村民讲清楚、讲明白。“群众有疑问很正常,我们多跑几趟、多讲几遍,把问题解决了,大家自然就理解了。”
“人大代表和村党委委员,这两个角色其实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群众好。”许宇奈这样看待自己的多重身份。在协调村民与项目方的矛盾时,他总能找到平衡点。有次,项目方施工进度稍慢,村民们有些着急,觉得影响了孩子上学;项目方的难处则在于施工中遇到了一些需要时间攻克的技术问题。许宇奈先跟村民们解释:“项目方也想快点把路修好,遇到点困难很正常,咱们多给点时间,质量才保障,安全最重要。” 然后又去跟项目方沟通,了解具体情况,督促他们尽快解决问题,加快进度。在平时和群众的接触中,大家反映最多的就是学校周边道路和停车场的问题。“孩子们上下学路上不安全,家长接送孩子停车也不方便,这些都是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宇奈说,推动育德路建设,就是想解决这些问题,让师生和家长都能更安心。看到现在育德路顺畅通行的样子,他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如今,育德路已建成通车,它从泥土道路蜕变成双向四车道柏油路,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海丰县云岭实验学校副校长曾燕燕对此感受颇深,她感激地说:“在办学过程中,人大代表们多次深入走访周边社区,与群众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倾听诉求。针对大家集中反映的校门口道路拥堵这一难题,他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今,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极大保障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和便利,实实在在为周边群众办了件大好事,也为我们营造了更好的育人环境,家长们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海丰县人大代表们的脚步并未停歇。今年,育德路西段贯通工程被列为重点工作,这条路将连接现有育德路段与红城大道西,进一步分流三环路车流,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出行便利。许宇奈和其他代表们早已开始走访沿线群众, 他们计划延续“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示范员” 的工作法,把育德路建设的经验复制到更多旧区改造项目中。
从一条路的变迁看海丰人大代表们的履职轨迹,他们用脚下的泥土、手中的文件、心中的牵挂,把群众的期盼变成实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走进千家万户。这些忙碌的身影,正如育德路上渐次亮起的路灯,照亮着旧区改造的新征程。
撰文:严学艺
通讯员:卢燕雪、蔡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