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程曼诗
实习生 胡润志
9月4日晚,102岁的抗战英雄彭长竹,在ICU病房看完九三阅兵后安详离世,令人动容。
视频评论截图
这一幕,是跨越世纪的心愿终成,更是一段民族记忆的深情回响,让无数人在泪水中读懂:有些精神,永远不会随岁月褪色;有些名字,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
回溯烽火岁月中的常德会战,那是抗日战争中足以载入史册的惨烈一役。日军调集重兵,凭借精良装备疯狂进攻,常德城内外硝烟弥漫,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将士的鲜血。彼时的彭长竹,还是个正值青春的战士,却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与战友们在断壁残垣中坚守,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卷刃了就徒手搏斗。肉搏战中,日军的利刃无情刺瞎了他的右眼,剧痛让他几乎晕厥,可他攥着武器的手从未松开——身后是家国,眼前是豺狼,退一步便是同胞受难,进一步是一线希望,怎能退?三天三夜的鏖战,彭长竹用血肉之躯践行着“保家卫国”的誓言,用残缺的右眼目睹着中华民族的不屈风骨。支撑他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战精神;指引他的,是“还我河山,驱除外寇”的神圣使命。
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当年的热血战士成了垂垂老者,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从未淡去。他或许记不清自己如今的年岁,却记得当年许下的承诺——要看着祖国强大起来,要看着侵略者再也不敢觊觎这片土地。这是他与无数牺牲战友的约定,也是他执着一生守护的目标。当医护人员为他播放九三阅兵的画面,当整齐的方阵、先进的武器、欢呼的人群出现在屏幕上,他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久违的光彩。那一刻,他看到的不仅是盛世繁华,更是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他听到的不仅是震天欢呼,更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铿锵足音。心愿得偿,他带着满足离去,这是对“保家卫国”使命的圆满践行,是对“强国强军”夙愿的深情告慰。
把战场的荣光交给历史,把盛世的安稳留给后人。“彭老归队了,向战友们汇报去了。”网友的这句留言,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在流量喧嚣的当下,我们或许会被繁杂的信息裹挟,却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彭长竹的故事,是抗战史诗中宝贵的一页,也是千千万万抗战将士的缩影——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从淞沪会战到湘西会战,无数“彭长竹”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生命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胸前的勋章,是历史对英雄的褒奖;网络上自发的悼念,是当下对英雄的敬仰。
如今,彭长竹老人虽已离去,但他留下的精神火种不会熄灭。它提醒着我们:今日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先烈负重前行换来的;当下的国泰民安,是无数人接续奋斗拼来的。而这份对英雄的敬意、对精神的传承,从不是停留在言语里的空泛缅怀,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坚定信仰,是落实在每一次攻坚克难中的担当行动——唯有如此,英雄的精神才能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