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山区特殊家庭的幸福之路

新华社西安1月22日电 题:一个中国山区特殊家庭的幸福之路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陈晨、王泽昊

“哇!”当看到“文贵商店”霓虹灯招牌在夜色中闪烁时,记者惊叹地喊出声来。

一个6年前的愿望实现了。

42岁的牟文贵迎在门口,见到记者,激动地撇开拐杖,来了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在他脚边,站着个小姑娘。

“这是你的孩子吗?”记者问。

“嗯嗯,我当爸爸了!”3岁的女儿听到呼唤,纵身扑向父亲怀中。“爸——爸!”甜甜的娇语,带起一片幸福的欢笑。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牟文贵年轻时摔伤致右腿残疾,33岁时病情恶化被截肢,妻子曹晓霞下半身瘫痪。

“还记得你结婚时许下的愿望吗?”记者问道。

“咋不记得?我想早点退出贫困户,开个小超市,还想有个娃,这样我就幸福了!”牟文贵憨笑着回答。

在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和这个特殊的家庭,这份逐一实现的愿望清单,显得弥足珍贵。

牟文贵的家,位于中国西部陕西省的镇巴县,属于大巴山腹地。由于山大沟深,交通极其不便,秦岭和大巴山区曾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当年中国推进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2019年以前,镇巴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48968人,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有18625人。2020年2月,镇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记者关注这个特殊的家庭已有6年,见证了他们是怎么渡过难关、一步步过上稳定幸福生活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2024年12月29日,牟文贵(后)、曹晓霞(右一)与家人在自家开设的商店前合影(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右上图为:2019年1月6日,新年刚拍完结婚照的牟文贵(前左)夫妇与他们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合影(新华社记者邵瑞摄);右下图为:2019年1月6日,家庭医生团队的医生在为右腿截肢的牟文贵(中)穿戴义肢(新华社记者邵瑞摄)。新华社发

在当地干部帮扶下,牟文贵和父亲自2017年开始搞起了生猪养殖和养蜂,并种上了几亩中药材,年收入1.5万元。

2019年元旦刚过,他一家就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上搬了下来,住进镇巴县高桥村移民安置点。得益于当时脱贫攻坚易地移民搬迁政策,四室一厅的新房,他只掏了1万元。

精准帮扶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久久为功。2019年3月,牟文贵申请残疾人创业基金办起了小卖部。当地政府不仅给予5000元的资金支持,还在一周之内就帮他办好了营业执照。

“我的‘文贵商店’现在年收入能过万元。”牟文贵开心地说。

从一贫如洗到拥抱幸福,各级政府为扶持牟文贵脱贫的总投入超过20万元。“要不是有这么好的政策,我的人生会一直黯淡下去。感谢政府,也感谢为我倾尽全力的帮扶干部。”牟文贵感慨道。

2017年,牟文贵被诊断为右股骨远端巨细胞瘤,进行了右下肢截肢,还装上了义肢,1.3万元的费用合计报销了1.12万元。当时,镇巴县启动健康扶贫工程,实现对贫困户的上门服务全覆盖。牟文贵也有了5人的“专属医疗团队”,享受每月至少一次的上门诊疗服务。

2021年,曹晓霞怀孕早产,从县医院转至汉中市3201医院,顺利生下了女儿,孩子在保温箱中看护了14天。所有手术治疗费用共计3万元,政策报销比例达75%。

对牟文贵一家的帮扶,是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帮助困难群众追求并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为了防止贫困家庭脱贫后因病因灾返贫,中国政府制定了系统性、全方位的帮扶政策,涵盖医保报销、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诸多方面。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1月6日,牟文贵(左)在家为妻子吹奏唢呐(新华社记者邵瑞摄);下图为:2024年12月29日,牟文贵(左一)在家与女儿玩耍(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新华社发

牟文贵的父母也和他一起生活。按照中国的帮扶政策,他们一家享受低保户待遇,全家一年低保收入共计16200元。另外,牟文贵属于3级肢体残疾,按政策每月领取100元补助。曹晓霞属于1级肢体残疾,每个月领取补助220元。2024年,牟文贵患有肺气肿慢性病的父亲牟世科两次住院,2万多元的医药费用仅自费1200元,村医程开露如今定期上门复检。

曹晓霞行动不便,在社区和爱心人士帮助下,找到了网络店铺客户服务的工作,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提出了明确而坚定的目标,而今已成为现实。像牟文贵这样的家庭,相关政策支持、干部下沉帮扶、工作岗位扶持等工作仍在持续。

中国政府脱贫攻坚政策及后续5年衔接乡村振兴的对接支持,为牟文贵一家人的幸福生活铺就了平坦的道路。

曹晓霞说,虽是残疾家庭,但除了享受政策外,他们坚持不接受任何捐款,努力自食其力,“要做精神上的强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