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福利哪家强?积分换礼实惠多

随着端午临近,除了三天连假是打工人最大的“精神支柱”,各家公司会给员工发放什么样的节日福利也值得期待,毕竟疫情环境下很多公司经营困难,工资换发、福利停发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过也有很多企业正常发放节日福利,像是海航航空就给每位员工赠送了200元“海航商城”积分,员工可以到专属福利商城购物使用。

过节费由现金变为“商城福利积分”?

据内部人员透露,海航航空后续过节费和生日费都将由现金转变为商城购物积分,按照1元=1福利积分的兑换方式全额发放到员工的“海航商城”账户。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法。据求证,海航航空的控股股东方大集团旗下所有单位都是以实物形式发放节日福利,不排除海航航空是对标兄弟单位保持一致。

但为何不是粽子之类的其他实物,而是线上商城的购物积分呢?

民航员工都“害怕”过节领实物?

其实过节给员工发放实物,在国内是比较有历史的传统操作了。这种方式的确比现金更有节日氛围和仪式感,也难怪向来号称注重员工获得感的方大会坚持发放实物。但航空企业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强,发放实物的可行性确实不高。

作为运输行业,民航企业往往需要员工在不同的外站城市驻地,许多员工在外租房独立生活,传统的米面粮油用途不大,而从距离较远的机场带回家要花费的力气却不小。至于刚飞完航班的空勤人员,更不会想拖着行李、拎着一堆粽子月饼和米面粮油奔波回家,这样得到的多半不是节日仪式感,而是进一步加深的疲惫。

从这点来说,转为发放线上商城积分,让员工在时间、地点方便的情况下自行选购实物商品,也算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除了海航航空外,据网上信息显示,今年其他航空企业端午节福利发放方式也如出一辙:华夏航空飞行员发了200元代金券换天猫超市卡;国航客舱发了300元商城福利,公司扶贫的昭平县土特产;顺丰航空发了粽子礼盒;河北航空发了200元厦航商城购物券;东航武汉公司发了山姆会员店400多元自选物品(以前是600元);南航和长龙航空啥都没发。

福利购物积分是对员工“薅羊毛”?

说到发放购物积分,算是弹性福利的常用模式之一,类似的模式在行业内也比较常见。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国航的过节费是发放指定网站的消费卡;东航、深航的员工生日费是发放蛋糕券,过节费可在京东上选购商品;民航华北局是员工通过小程序进行福利选购,小程序链接的是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有意思的是,海航航空这次上线的员工福利商城,也是“与京东合作上架万余件福利商品,可按专属福利优惠价提供应季、应节商品及定制福利礼包”,跟民航华北局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其他行业,这也是目前很多大企业的通用做法,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南方电网、中远海运等等。

企业发福利青睐京东,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京东商城作为国内头部电商平台,具有较为成熟的福利平台运维模式,品质相对有保证,品类也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但看到赠送商城积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屑。网购发达的当下,各种“凑单满减”“玩游戏赢红包”的背后常常被曝“价格虚高”“隐形涨价”,对消费者而言,平台赠送的所谓福利可能还不够被“割韭菜”,不买才是立省100%。

那么,这200元的积分到底值不值?

现代人的日常购物需求是不会少的,几百块的过节费往往也会用作购买物品。200元积分能不能发挥200元现金的价值,就得看平台提供的商品价格有没有真正给到“福利”,否则为什么不直接去京东买?按照海航航空的官方说法,海航员工商城是以大客户的形式跟京东合作,商城内的所有商品均是京东自营商品,并且将京东价格直接开放给员工,未赚取任何差价。如果真是这样,那福利积分的抵扣就很划算了。所以收到截图,笔者也第一时间打开京东,看看同样的商品在京东618是什么价,在海航员工商城又是什么价。

以上物品的价格,京东618活动确实比海航航空员工商城要高。据说也有少部分商品,海航航空比京东稍高。关于这点,笔者也在海航航空公众号的推文里看到了说明,大促期间会出现个别商品无折扣优势,不过海航商城给员工的福利价格是长期的,换句话说,员工可以长期享受大客户专享优惠价。

整体来说,海航航空员工商城的价格优势是有的,结合节日/生日福利积分使用,也完全配得上“专属福利”这一定位。

不过福利就像薪资水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能说,发放现金有现金带来的满足感,发放实物有实物营造的氛围感,而发放积分在节日里“剁手”买买买,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仪式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