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评估报告》出炉 大运河沿线城市上榜多个榜单
今日看点
《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评估报告》出炉 大运河沿线城市上榜多个榜单
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在日前于江西抚州举办的2024战略传播论坛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评估报告》,大运河沿线城市上榜多个榜单。
《报告》评选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杭州、成都、南京、青岛、宁波、厦门 、深圳、景德镇、苏州为国际形象引领型城市,其中北京、杭州、宁波、苏州4城来自大运河沿线;评选西安、天津、佛山、合肥、哈尔滨、泰安、扬州、泉州 、吉林、南昌为国际形象发展型城市,其中天津、泰安、扬州3城来自大运河沿线;评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长沙、昆明、普洱、东莞、无锡、德州、淄博、抚州、大连为国际形象潜力型城市,其中无锡、德州来自大运河沿线。
据悉,《报告》围绕国际媒体舆论影响力、海外新媒体矩阵传播力、海外网民关注热度、城市海外传播网站建设和城市国际朋友圈构建等五大维度构建中国城市国际形象指数(City International Image Index, CII),对中国337座城市进行了全面的国际形象评估。
扬州:《大运河申遗故事》出版 46个故事见证申遗历程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发生过很多难忘的故事。作为大运河申遗的亲历者,扬州市文联主席姜师立新书《大运河申遗故事》出版,这也是他所著的第21本和大运河有关的书籍。
全书分11章,由46个故事组成。从《从提案到行动:申遗大幕拉开的故事》说起,谈到《从“地方队”到“国家队”:申遗集结号吹响了》,还有《用脚步丈量大运河:申遗文本出笼的故事》《申遗人坚守的故事》《遗产点遴选的故事》《将运河故事讲遍世界:申遗宣传的故事》《申遗造福民生:环境整治的故事》《民间力量的支持:那些志愿者的故事》《当文物遇上信息技术:监测平台建设的故事》《接受现场大考:国际专家考察的故事》《惊天逆转:梦圆多哈的故事》等章节。读者们读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如同重返大运河申遗征程,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付出的人物,都在书中一一呈现。
杭州:大运河最南端将上演皮划艇马拉松
6月22至6月23日,2024“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杭州站)暨长三角水上运动节就将在这条岁月长河的最南端浙江杭州上演。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一场为期两天的杭州运河全民联欢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其中,2024“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是最具活力的项目之一。该赛事是目前中国参赛船艇最多的划船赛事,也是中国首次在大运河全线由北到南的一次皮划艇运动大接力。
赛事首创分站式系列赛制,精选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杭州站选取了大运河(杭州段)最具文化内蕴的赛段,以建于明代的拱宸桥为起终点,折返点位于武林门码头。
本次系列赛杭州站共设置两个项目,10公里长距离和500米直道竞速。6月22日举行10公里长距离比赛,选手从起点拱宸桥出发,一路往南,在抵达西湖文化广场附近的青园桥后折返,最终回到拱宸桥。此外,本次赛事组委还为每位参赛选手精心准备了赛事文化包和完赛奖牌。
扬州:这座以运河为名的大剧院“运”味十足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即因“运河”得名。
应“运”而生,乘“运”而上。自建成运营以来,保护、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是剧院的庄严使命,多场与运河相关的文艺活动精彩上演,运河大剧院向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扬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久远的运河文化和艺术在这里得到传承。
2024年,为进一步培育彰显人文运河魅力的旅游产品,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运河大剧院全新打造大型沉浸式旅游演出·青春版《大运扬州——琴鹤同鸣》,实现常态化驻演。
为庆祝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6月20日—30日,在运河大剧院户外中庭隆重举办“水韵江苏——大运河影像艺术展(扬州站)”。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著名摄影家与青年摄影师关于大运河的摄影作品,并特邀多位专门拍摄大运河的摄影名家参与,时间跨度30多年,地理跨度1800公里。包含“今日大运河”“昔日大运河”“江南大运河”“航拍大运河”等诸多亮点。
为庆祝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1日—23日19:30-21:30,运河大剧院在剧院1.7万平方米外墙屏幕,以“运河千载 十年一梦”为主题特别设计了富有创意的外幕墙灯光秀。画面以蓝绿色运河亮相,搭配了五亭桥、文昌阁剪影图案,颇具扬州特色。再结合瑰丽斑斓的景象变化,为市民送上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用“光影地标”献上深情祝福。
运河动态
天地空一体 大运河扬州段全面“体检”
近日,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对京杭运河扬州段进行全面“体检”,对从京杭大运河长江口至宝应县泾河镇河段的总磷、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温度、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进行高密度走航监测,全面守护大运河扬州段的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输水廊道的生态安全。
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科副科长戴源介绍,本次“体检”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的先进监测手段,天上通过卫星对运河沿岸环境风险源进行遥感筛查;空中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对相关现场进行进一步核查;水面利用“江淮环监一号”监测船,搭载三维荧光有机物分析仪和便携式流动分析仪等设备,进行高密度走航监测。最终,将实时水质监测数据与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详查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掌握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水质环境状况。
此外,监测团队还利用随船搭载的多参数气体探测仪和BCT在线质谱仪,对运河沿岸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PM2.5、VOCs等进行实时监测,对运河沿途的大气污染物分布状况进行原位走航监测。
原位监测指对原位测试对象采用安装传感器、采集器、通讯器的方式进行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联网化的连续、动态、实时更新数据的原位测试。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监测范围,更为准确掌握大运河沿岸空气质量和精准治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体检”涉及河道约125公里,通过卫星遥感筛查疑似环境问题60处,设置水质走航监测断面252个,获取水质监测数据1512个,无人机现场核查点位60个,全面掌握了大运河扬州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周边环境风险源分布。
从监测情况来看,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达到三类水标准,水质总体良好。
京津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在津举办
昨天,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武清区人民政府主办,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承办的京津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在武清举办。
交流会上,京津冀运河文化专家学者就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以及武清在京津冀区域内独特的资源优势等内容分享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运河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共同探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还走访了东宇顺香油、山珍园、御碑亭、武清区博物馆等文化、非遗点位。他们一致表示,武清区自古即为水路之冲衢、畿辅之咽喉,运河文脉延续千年、奔涌不息,目前正高标准打造京津产业新城、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高端时尚消费和以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新商圈”,必将促进农、工、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助推大运河遗产保护及文脉传承,助力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济宁·2024运河消夏夜青岛啤酒节6月28日启幕
6月28日,2024济宁运河消夏夜青岛啤酒节将在济宁任城区运河文化广场启幕,旨在发展全市夜间经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打造任城区夜间经济节庆活动品牌。
据悉,济宁·2024运河消夏夜青岛啤酒节以“欢聚运河 干杯济宁”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青岛啤酒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不仅有来自青岛的优质啤酒供游客品尝,更有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互动游戏和美食体验等活动。
本次独具魅力的青岛啤酒节,延续了往届的辉煌,更融合了济宁城市繁荣推广与文化艺术交融的理念,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独具中国文学韵味的青岛啤酒视听盛宴。同时,2024济宁运河消夏夜青岛啤酒节还将邀请众多艺术家和表演者来到现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让游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
(李延晨 综述)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