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顾客爆料称,目前已收到故宫角楼餐厅通知,此前预定的6688元年夜饭已全部取消,2000元订金已全额返还。(中新社)
人气爆棚、自带流量,却每每命途多舛、是非不断,这便是故宫角楼餐厅的纠结现状。在此之前,这家餐厅已多次成为话题热点,故宫的商业操盘与大众的保守价值观一再碰撞,耀眼的经营业绩,最终还是败给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6688元故宫年夜饭”一经曝出,便迅速招致了各方的赋义和解读。批判的焦点大致集中在两个方向:其一,就是指责“故宫商业化”;其二,就是质疑“定价贵族化”。然而倘若细究其里,此类说法都是经不住推敲的。要知道,“商业化”本身并无原罪,故宫作为文保单位中商业运作的标杆,素来是备受赞誉的。再者说,一桌6688的年夜饭,还真算不上是“天价”。明码标价、自愿消费,合情合理。
事实上,此前故宫年夜饭被预定一空的火爆场面,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消费分级的时代,必须尊重经营者以差异化服务攫取超额收益的权利。在认可角楼餐厅的大前提下,公众对于其具体的业态、产品、定价,实则无权过多置喙的。故宫餐厅“贵”,只是其品牌价值和市场认可度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既然要搞商业开发,当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人因为“6688元故宫年夜饭”而感到愤愤不平、心里受伤,毫无道理可言。
故宫作为一个文保单位,具有公共属性和公益定位,故而的确有义务给公众提供一视同仁的普惠游览服务。可是,其商业板块的运作,显然是就是另一套逻辑。无论是卖得很贵的“周边产品”,还是定价不菲的“年夜饭”,都代表了故宫文创团队的成功经营。强大的市场议价权,可观的市场营利收入,是可以对故宫的文物保护、文化推广等各项事业构成“反哺”的。当然了,其前提还是要以严格的财务管理和审计机制作为保障。
故宫角楼餐厅,并没有义务去讨好某些人的“玻璃心”。故宫的商业运作之路,不该在莫须有的舆论非议之前踌躇倒退。在公共责任和商业愿景之间,故宫若总是瞻前顾后只会继续受挫,进行充分的澄清、说明和区隔,这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