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曾是前几年自媒体文章的关注热点,但随着“油腻”一词被人们用到油腻,中年人的相关讨论也逐渐淡出。这或许是因为中年人面对的很多问题的确没有一以贯之的答案。比如,人到中年,还应该放手一搏吗?
下文选自《不完美关系》,较原文略有删节。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丨熊太行
《不完美关系:人际关系解答手册》,熊太行 著,择壹丨东方出版社2022年8月版。
熊老师:
我是个朴实厚道的河北人,在一个被坊间公认“没有新闻的城市”里讨生活。在体制内工作,不喜欢到一定程度了。40 岁,我该换个城市重新开始吗?
D
D:
你好。我注意到了你对自己的描绘:“朴实厚道的河北人。”“朴实厚道”四个字,虽然是好词,但是在体制内这么描述自己,应该 是非常不满意自己了吧,也许你会觉得自己不灵巧、不会来事儿,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没办法侃侃而谈,讨领导喜欢。
你打算“换个城市重新开始”,这我劝你要谨慎。我们在进行大调整的时候,应该问自己 4 个问题:
(1)我的这个决策能解决我的苦恼吗?
(2)我的这个决策能保证我的人身、经济安全吗?
(3)我的这个决策,能让我的可支配时间和收入增长吗?
(4)我的这个决策,能让我未来 5 年到10 年,有上升空间吗?
第(2)(3)(4)点,就是我在“职场关系课”里提到过的“安全、收益和进步”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是我们一切决策的出发点,要不断回到这三个原则,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但是,无论安全、收益还是进步,在痛苦面前都是次要的。如果一份工作已经让你痛苦不堪,成了你不快乐的根源,那把它换掉就是保命,此时其他原则都可以往后放一放。
好了,我们来看看你的决策,你准备换一个城市发展,那就有 4 类选择:
(1)体制内的工作;
(2)体制外的、规模比较大的公司(互联网大厂)工作;
(3)小公司(小厂);
(4)创业、个体户或者自由职业。
《男人四十》(2002)剧照。
如果你厌倦的是机关的会议、公文、值班、连轴转,那即使更换了城市,如果同样还是从事机关工作,那局面并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如果你愿意选择去大厂,就会发现大厂跟机关的生活差不多,只是加班更厉害,收入更高而已,大厂的人际关系甚至还要更紧张一点,因为他们的人员变动多,彼此间也没有像事业单位那么留余地。
小公司科层更扁平,说倒就倒、说完就完。第(4)条路风险太高,不建议考虑。好吧,告诉你一个真相——即使你换一个城市,引起你苦恼的一切,可能也并没有什么变化。
换城市的麻烦,我们来数一数:
(1)至少两次房产交易或者租赁;
(2)搬家的成本;
(3)配偶工作和子女的户籍、学校;
(4)人脉和资源的重置。
大多数人到中年之后,抬脚就走变得越来越难,尤其是购置了房产、选择了婚姻之后,孩子的学区要考虑,配偶的工作也要考虑。就算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新到一个城市,所有的人际关系可能都要重新开始,工作上的伙伴和客户、身边的同事,都要换一批,这对一个朴实厚道,也就是可能有点内向的人来说,难度有点高。当然,如果你筹划搬去的城市有适合结婚的对象,且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这里先不分析。
大多数换城市成功的案例,背后都有大公司或者机关单位的支持,比如从地方调入中央部委、从中心城市派去某个大区做负责人,这种情况有组织或者公司来提供大部分的成本,甚至帮你 解决户口、子女上学等问题,那迁徙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
还有一种迁徙,是通过攻读学位来实现的,读一个博士学位,毕业的时候可能就有更大的机会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但是这个也要看运气——毕竟这几年想要找到教学和科研的岗位,也是非常难的,博士毕业去中学当老师、从事高校行政工作,都是 不错的出路了。
如果这些途径都没有,只是单纯地想去外地换一个工作,那我建议你查查想要去的城市的房租和房价,盘点一下自己的存款,估价一下自己现在持有的住房。
如果你是 25—30岁,手上持有能维持未来 6个月生活的存款,以及一颗对新城市的向往之心,那就可以更换城市;如果你现在是40岁,那最好手上能有维持未来 18 个月生活的存款和已经确定的工作机会,再做这种变革也不迟。毕竟 25 岁的人也许还能得到父母的支持,而40岁的人,可能已经要考虑父母的养老问题了。
当然,不是说一定不能去。不过遇到中年想要突进一把的人,我会先拼命擂一通退堂鼓。听了这种退堂鼓之后,还决心认真改变自己的生活,那就是真的想要改变的人了。如果你觉得这些困难都不是问题的话,那就可以放手去搏,毕竟从 40 岁到 60 岁,至少还有 20 年可以大展拳脚。如果觉得这条路太过艰辛的话,其实我们也有一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生动、更有趣的法子。
《男人四十》(2002)剧照。
我们都有一个英雄之梦,希望引人注目、名利双收、拯救世界。小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超级英雄的衣服穿在身上,青年时期我 们可以把超级英雄的梦挂在嘴上,人到中年了,好像提及自己的 梦想都觉得羞耻了。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句话叫“既在公门中,必然好修行”。枯燥的会议和文牍工作确实令人生厌,但是如果放弃了追求名利,不那么在乎提升机会的话,其实是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的。举个我家的例子,我爸当年仕途一直不顺,每次提拔的重要关头,一定会有领导出来挡一下——“这次你让 ××× 吧,他年纪大了”“这个机会我们酝酿了很久,还是决定给×××”。他有锦绣一般的文字材料功夫,但是一路晋升缓慢。
到了 50 岁之后,他突然大彻大悟,把副处长的位子腾给了年轻同事,到另外一个处去负责复转军人解困工作了——每天有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像挂专家号一样等着他,他就给人尽量按照政策来落实工作。这活儿很苦很累,但是他乐在其中。帮助人真的会有成就感,那种充实而圆满的快乐,是金钱换不来的。我爸不到60岁就病逝了,追悼会的时候有好多受过他恩惠的人跑来送他——我觉得他是一个好男人,到死也无愧于心。
我明年40岁,这两年我最大的进步就是明白了一件事:不能什么机会都要,不能什么钱都赚。一个写字儿的人挣不到什么钱,要想挣钱,天天奔着综艺、代言去混,名利双收,再不然卖点天价课程,割点韭菜。我不喜欢,也不擅长,那就安心地陪着大家聊天,偶尔支支招,大家觉得有用,这事就可以继续做下去。“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不仅仅是口号,其实也是一个人修行的准则。
《男人四十》(2002)剧照。
想来想去,这其实就是你说的“朴实厚道”,其实我们就是有所不为,不愿意做同流合污的事情。成长成这样的人,不是诅咒,而是很大的福气啊!我们这种人怎么幸福呢?我总结了4个“能”。
第一,热闹的任务来了,能摸鱼就摸鱼。工作是做不完的,所以要做取舍,有的工作倾注力量做,有的该敷衍一下就敷衍一下。
第二,实在的工作到了,能帮人就帮人。改变一个人两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两个家庭的命运不敢说,让自己经办的事情里的人或者企业,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这就是行善积德,这就是好人好事。
第三,兴趣爱好,能有一点儿就有一点儿。空闲时间发展点儿兴趣爱好,听音乐、练乐器。如果还有排解不掉的英雄之梦,那就去读点儿小说、剧本,读多了还可以自己写写玩。我这两年沉迷于“三言二拍”的解读,就是这个思路。读史也可以让人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明智,比如《资治通鉴》《三国志》等。
第四,情感寄托上,能多一个就多一个。训练好家里的小朋友,抓好学习;养个小动物,孩子和宠物都能和我们互相成就。对抗无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更丰富。海纳百川,容一切无趣之事;壁立千仞,交无数可交之人。中年以丰富为美,中年以充实为乐,我们的快乐可以来自我们的生活、 后代抚养和自我成长等诸多领域,而不是简单地被困死在工作上。望之如壮丽山河,满满地写着幸福。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