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作为“新人”,是怎么在河南出圈的?

原标题:黄帝作为“新人”,是怎么在河南出圈的?

当一个叫黄帝的人物从史书中走出来,会带给人怎样的震撼?

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影视片中,屏幕前的年轻人们就看到了一位和自己很像的“轩辕黄帝”。有人惊喜地发现,当轩辕观察天象和气候规律时,“眼睛里有星星”。于是大家顿悟,轩辕将为后人打开未来的格局——“我们从这里出发,迈向星辰大海!”

图片

紧接着,弹幕飞扬,年轻一代了解轩辕黄帝事迹后格外振奋,“这里真的太美了”“一声母亲,我直接泪目”“中华文明的起源就在河南”“刻在DNA里的信息沸腾了”……

图片

而长久以来,黄帝只是一个存在于史书中的人物——他是中华道统和治统的重要开创者,开辟了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国人的基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黄帝文化在中华儿女心中具有崇高地位。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自古有之,绵延至今。

对黄帝故里的河南人来说,拜祖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河南新郑举办的拜祖大典,已经经历了18个年头。每一次活动,都是抚今追昔、慎终追远的灵魂之旅。

图片

在一次次的大典上,我们可以看到青铜时代的器物之美,和谐万邦的礼仪之美,如今更有了全球直播、虚拟体验,让全球华人穿越时空,共同寻根。在新科技手段启用下,轩辕黄帝似乎成了一个“新人”,他跨越时空和我们对话,凝望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激起华夏子孙血液的律动,“从这里出发,迈向星辰大海!”

图片

“刻在DNA里的信息沸腾了”

为了将“寻根拜祖”的精神内涵具象化,从2017年起,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制作了《回家》《祈福树》《归来》《5000年很长吗》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相关的主题微电影和双语献礼片。

2021年,“90后”青年导演李哲导演、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创的献礼片《5000年很长吗》,成为黄帝故里文化、郑州黄河文化的精品之作。

黄河孕育了整个华夏文明,最集中体现在河南。今年的拜祖大典九项仪程中,黄河文化元素更加突出——嘉宾净手用的是黄河水;最后一项仪程“天地人和”时,现场展现了大河奔流、河山壮丽的黄河图画长卷;仪程中还增加了恭奉“社稷”,集结五色土、敬奉五谷,祈福中华的仪礼环节。

图片

《5000年很长吗》影片,也以“黄河”的口吻,从奔涌百万年的“黄河文明”视角,凝视黄帝轩辕开启中华文明序幕的历史意义,并引用典籍,展示轩辕制衣冠、造舟车、立法纪、播五谷、筑宫室、创文字、知算数、作干支、定历法,引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大融合、大创造的文明时代。在年轻人聚集的二次元平台B站,该片收获了240多万播放量,曾获得全站排行榜第30名。

只有从祖先的源头看,文化生命力才能突显出来。网友“原来是阿路呀”评论:“春种冬藏,这个词一出来,我好像‘轰’地一下明白了,中国文明有多伟大,24节气里蕴含了多大的智慧。”

如果说同根同文是我们共同DNA的左螺旋,那么轩辕融合各族,实现的和平和谐和睦,就是DNA的右螺旋。用影片中的话来说,“有一种力量,在每一次磨难中浴火重生,协和万邦。你(注:指黄帝轩辕)融合出新的图腾。九曲十八弯,我蜿蜒出了龙的模样!”

图片

近年来,河南全方位、立体化、国际化的文化宣传,惹得其他省份网友羡慕不已。网友“绍兴青年”在影评下留言感叹,“黄河不息,步履不停”。另一位网友则评价,“山东人来给河南打call,河南真的近几年文宣做得太棒了!”

“你造的舟车滚滚向前,最终迸发出跨越山河的力量。”在轩辕黄帝带领族人开辟山林、跋涉平原的土地上,他们制造的舟车缓缓前行,与今天飞驰过桥梁上的高铁交辉相应——这是黄帝与盛世中国一脉相承的最好写照。

图片

一件坚持了18年的事

在河南新郑,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农历三月初三是古上巳节,这个传统节日是黄帝出生的日子,也是他一统天下,成就丰功伟业的开始。

拜祖大典上,来自两岸四地、四海五洲的华人身着典雅的汉服,系着黄丝巾,从容穿过汉阙、同心广场、祭祖鼎、轩辕庙,向黄帝塑像上香鞠躬。

黄帝制定了衣冠礼仪,也奠定了后世汉服的基础。头戴巾冠、面庞稚嫩的青少年诵读古文,宽袍大袖的汉代女子伴着青铜钟磬、鼓瑟音乐,以及《诗经》中《郑风·子衿》的朗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的九项仪程,尽显中华礼仪之邦的风范。

图片

这样的场景,无一不体现出礼仪、华服的独特魅力。

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就记载了在这一天,新郑人民登具茨山向黄帝朝拜,从唐代起形成了固定的仪程。

1992年起,官方开始承办祭拜黄帝的民俗文化活动,此后,祭拜黄帝的活动升格为县级、省级,2006年起由河南省政协和郑州市政府主办。

2008年,“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20年至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简约形式举办了现场活动,主要在线上“云”拜祖。2023年4月22日的第十八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新冠疫情之后,首次恢复线下大规模拜祖活动。

图片

《大戴礼·帝系》曰:“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轩辕丘,在今天河南郑州新郑市,史传为黄帝的出生以及建都之地,故为黄帝之名号。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大明一统志·古迹》:“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黄帝及其大臣还命名了新郑地区的许多山脉和地名,如轩辕丘、轩辕山、风后顶、大魄山、武定河、力牧台等。与黄帝有关的历史遗迹有具茨山、避暑洞、饮马泉等。具茨山的岩石上,至今留存着相传为黄帝初创文字时刻下的“天书”。

图片

黄帝故里历史悠久,汉代永平五年(公元62年),在此遗址始建轩辕庙,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在轩辕庙前修建了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由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轩辕庙前立“轩辕故里”碑,后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挖掘改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此后又经过多次施工扩建,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两处墓葬,经过多次实地考古工作人员的深入挖掘,出土了大量属于春秋时期和东汉早期的墓葬文物。

黄帝故里系祖坛上,竖立着一对美轮美奂的“春秋莲鹤方壶”青铜器模型。这件震撼世人的国宝,就是在黄帝故里发掘出来的。它形体巨大,壶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kg。双层镂雕莲瓣中央,站着一只展翅欲飞、引颈高吭的仙鹤,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

图片

后来的文物专家视其为中国1500多年青铜文明中的巅峰之作,称其为“壶中之王”“青铜时代的绝唱”。今年提升改造后的黄帝故里园区,系祖坛上这对3.3米高的“莲鹤方壶”模型居中而立,置放“莲鹤方壶”的浮雕底座,四面刻有浙江良渚、陕西石峁、四川三星堆、红山文化、陶寺文化、双槐树文化、二里头文化、裴李岗文化等8个重要遗址的标志性文物,寓意史前时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交融、满天星斗,八方共祖、灿烂辉煌。

适逢“莲鹤方壶”在新郑出土百年,这一展示有着特别的意义。

图片

用姓氏串连起整个民族

今年的拜祖大典上,另有一项“姓氏中国·寻根中原”的文化探源活动。

姓氏是中国人传递血脉的文化“基因”,中国的姓氏追根溯源到上古大熊皇朝之华族伏羲帝和女娲帝有熊氏直系家族,历经大熊、有熊、芈熊、楚熊四个王朝,绵延至今已有3800多年,共153代,历经77帝,创造了中华史上的上古文明,黄帝就是其直系后裔。

传说黄帝繁衍了600多个姓氏,经过社会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姓氏有2.3万多个,已普查到的姓氏仅有4000多个,有文字可考的有3000多个,源于河南的约1800个。

黄帝故里景区有着亚洲最大的“中华姓氏广场”,设有中华姓氏鼎坛、中华姓氏墙和中华姓氏碑。2006年树立的中华姓氏墙上,篆刻了当代百家姓及其他有文字可考的3000个姓氏。中华姓氏鼎也叫黄帝鼎坛,鼎腹内共有九条龙,寓意九州,龙首的三颗宝珠象征着国家之光,鼎足为熊足,寓意着黄帝建都于此为有熊。

图片

“姓氏中国·寻根中原”文化探源活动启动仪式就在新郑黄帝故里园区寻根门前举办。

探源活动聚焦于祠堂、家谱、守祠人,寻根人用脚步丈量河南姓氏祖根地,通过行走中的访谈对姓氏起源进行解读。活动为期一个月,108位不同姓氏、来自四面八方的黄帝文化和姓氏文化志愿者,将从黄帝故里园区寻根门出发,行走长葛、禹州、鲁山、郏县、叶县、方城等30个姓氏起源地和姓氏郡望地,各取一捧土、一瓢水,用脚步绘制出一张独特的“中原寻根地图”,并带着寻根成果回到黄帝故里。在108位寻根的姓氏代表见证下,共同栽种下“寻根树”,组成“姓氏方阵”参加拜祖大典,拜祭人文始祖黄帝。

图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百家姓爱心粥志愿者齐声朗诵的《朱子家训》拉开了“姓氏中国·寻根中原”文化探源启动仪式的序幕。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新斌说,上世纪80年代拉开了寻根中原的序幕,多年来,寻根热长盛不衰,无数海内外中华儿女来到黄帝故里敬拜人文始祖、接受精神的洗礼。“河南是全球华人华侨和客家人的祖根地,又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和起源地。姓氏,‘亲’之魂,它如同一个纽带,串联着整个华夏民族。”

图片

虚拟技术让黄帝变身“新人”

鲜活的影像传播手段、庄严点典雅的仪式,不仅俘获了年轻人,也吸引着数十万海外华夏游子。

随着河南省政府的不断提升磨砺,拜祖大典成为国家级非遗活动项目,黄帝故里逐渐成为全球华人身份认同的精神家园。2008年4月,由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的海峡两岸近100名退役将领拜谒黄帝故里,认祖归宗。

图片

近十多年,历届拜祖大典,都会通过央视、河南卫视、凤凰卫视、港台的华语卫视,以及互联网,面向全球实况直播。例如2022年的拜祖大典中,与新郑现场同时,美国旧金山、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中国澳门等地,都举行了拜祖活动,实现全球华人的联袂拜祖。

今年的拜祖大典直播,借助了虚拟技术的加持,呈现早期中华文明的壮观情景,增加再现历史的即视感,沉浸式打造新园区“百步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拜祖现场,嘉宾们移步换景,穿越历史、穿越时空,寻根问祖、朝拜黄帝。

图片

网上拜祖平台规范礼制、礼仪,线上线下拜祖保持一致,努力在情境化、沉浸式和视频化、交互式上拓展,放大网络传播效应,激发全球华人祈福中华的强大合力。

为了强化文化传播效果,今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还运用了元宇宙、XR(混合现实)等技术,推出XR灯光秀、AI虚拟技术视频、文化IP、SVG特效、互动游戏等产品,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新的科技手段让过去停留在纸面上的“轩辕黄帝”鲜活起来,成为一个跨越时空与我们对话的“新人”。

图片

连年成功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承载着亿万华夏儿女慎终追远的感恩情怀,承载着华夏儿女对新时代美好未来的向往。而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越来越闻名于海内外,则给绵延五千年的华夏DNA打上了最美的光彩。

从根脉出发,看清自己的面目,充满文化自信,找到未来的方向。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既有厚重的文化资源,又有人才、传播优势。18年来,让黄帝文化一步步“出圈”、“出海”,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河南人真是“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