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丨这位女性的诞辰纪念,为何能吸引华人科学家最强阵容?

凤凰网原创|几十年过去,中国人距离科学的最高峰是更接近,还是更遥远了?

风声丨这位女性的诞辰纪念,为何能吸引华人科学家最强阵容?

风声丨这位女性的诞辰纪念,为何能吸引华人科学家最强阵容?

| 1958年12月,美国,吴建雄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

作者|张丰

核心提要:

1. 吴健雄博士诞辰110周年研讨会,参加者包括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韦珏等科学家,还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

2. 李政道96岁,杨振宁100岁,最年轻的丁肇中也已经86岁。这样的研讨会,重新把我们拉回1950年代华人科学家崛起的璀璨年代。

5月31日,是“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博士诞辰110周年。由东南大学牵头,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包括一场高规格的研讨会。

研讨会以视频形式进行,参加者包括丁肇中、李政道和杨振宁这三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也包括韦珏等科学家,还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全天的大部分时段,你点进视频直播,都能看到科学家在那里发言——听不懂,却仍旧会觉得激动。

吴健雄的魅力,仍然无可抵挡。一位在澳大利亚陪同女儿读书的朋友感叹,几年前他问女儿自己的偶像是谁,女儿脱口而出“吴健雄”。这无疑是让人欣慰的,在大众娱乐时代,还有人有这样“传统”的信念,就会让人心生希望。

从这个研讨会的嘉宾名单,也可以看出主办方的苦心:这已经是现在能找到的华人科学家最强阵容了。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出场或许会让人意外,除了与吴健雄的故交因素,似乎也暗含着某种期盼:科学家正是以自己独特的身姿进入历史。

风声丨这位女性的诞辰纪念,为何能吸引华人科学家最强阵容?

| 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合照

嘉宾中的李政道和杨振宁,上世纪50年代吴健雄的科研伙伴,两位先生也因为吴健雄的实验,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一桩科学史上的公案。在1956年之前,吴健雄就在β衰变方面作过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同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对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遗憾的是,吴健雄文章发表的时候,已经错过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时间,这也让她成为错失诺贝尔奖的最耀眼的科学家之一。此后,李政道等人多次提名,但因为同一发现已经颁奖,吴健雄最终与诺奖失之交臂。

如今,李政道96岁,而杨振宁则是100岁,最年轻的丁肇中也已经86岁。这样的研讨会,重新把我们拉回1950年代华人科学家崛起的璀璨年代。相比于“吴健雄为什么没得诺贝尔奖”这样的“故事”,我们更应该珍视他们当初的合作和支援。

在2022年回顾吴健雄先生的一生,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疫情阻隔,国家科学交往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断。在互联网上,也开始出现一些“与世界脱钩”的论调,比如埋头苦干自己搞科研,或者放弃英语这种“通用”语言,甚至有人表示不再把在世界一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当回事。

吴健雄先生出生于1912年,中国刚刚进入“共和”的新时代。她的父母为她取名“健雄”,期望她像男孩子一样去战斗,她也和兄弟一样获得了平等的教育权。

15岁师范学校毕业后,吴健雄当了小学老师,一个女孩子很有可能就此停滞不前,而她则选择继续学习,两年后考入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后来转入物理系,开始了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新征程。

作为一个科学家,她一生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1936年她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欧内斯特·劳伦斯、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大师,也为她后来参加世界首枚原子弹研究埋下伏笔。1975年,她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这代表科学共同体对她的认可。

风声丨这位女性的诞辰纪念,为何能吸引华人科学家最强阵容?

我们追思吴健雄先生的一生,不能不赞叹她的求索精神。从江苏太仓浏河镇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对科学的热爱,支撑着她一直走下去。她晚年说,自己从来没有为要得奖而做研究的想法。

对科学最初的心动,是1930年她18岁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时,偶然翻看到的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

吴健雄最终进入20世纪世界最优秀的物理学家行列。“中国的居里夫人”这样的称号,点名了她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她晚年回到大陆,去世后家人也按照医嘱把她的骨灰安葬在故乡,完成了一个中国人的人生旅程。但是,把她和居里夫人联系起来,让她进入物理学世界殿堂,这个荣誉超越了国别。

科学是推动现代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她的偶像爱因斯坦、奥本海默,本来都是德国人,最终却在美国进行科研工作,甚至“背井离乡”,用毕生所学为打败希特勒做出巨大贡献。科学家有自己的故乡和国籍,而科学本身则秉承自由的学术传统,因为你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任何狭隘、封闭、自大的想法,都是科学的障碍

最近20年,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层出不穷,仅京都大学这一所学校,就有接近20位获奖者。尽管如此,日本学术界仍反思,现在的获奖成果都是他们二三十年前取得的,“创见”是否延续是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也有这样诚实的发问呢?

吴健雄是一个开创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同样也是。如今看到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出现在一张“纪念吴健雄”的海报上,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也应该发出这样的疑问:几十年过去,中国人距离科学的最高峰,是更接近了,还是更遥远了?

吴健雄晚年曾说,因为某些人的错误,自己没有获得诺奖,是一种“伤害”。但她不会为了获奖而去选择课题,她珍视的是这种来自科学共同体的评价,因为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头脑”的共识,也代表着对人类认知领域巨大贡献的认可。

在今天普遍“躺平”的气氛下,她的这种心有不甘反而让人动容。

主编|张丰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