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春林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近期,中国首部火箭军题材电视剧《号手就位》,在各省市电视台相继热播。这部崭新题材的电视剧,将镜头对准保障国泰民安的尖端武器,演绎迷彩斑斓的火箭军在新时代谱写热血青春,彰显大国重器之王牌和底牌,让观众领略火箭军“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英雄气概而倍感无比自豪。
看到《号手就位》的剧名,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号手”。上个世纪60年代,笔者曾在昆明军区铁道兵七师服役。那个年代,连队的司号员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号手。虽然在修建成昆铁路工地上,铁道兵以营为单位,用广播站的高音喇叭替代了司号员的军号,但军营每天生活和训练、施工基本上还是听号音指挥。
然而《号手就位》里的号手,就与我们老兵的传统概念截然不同了。传统概念中,号手是指吹军号传送信号的人;在火箭军部队,号手是对作战一线操作导弹装备官兵的称谓,也就是指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想方设法,把导弹送上苍穹,命中目标的人。具体来说号手是火箭军站位名称,有测发控号手、通讯号手、指挥号手和驾驶员号手等,而“号手就位”是火箭军日常训练时必须用到的口令。
剧情里披露的车载导弹,号手分工如下:一号号手(指挥号手);二号号手(测发控号手)负责导弹弹体加电、 导弹系统加电、 传输火力诸元、导弹参数校对、进入发射流程;三号号手(通讯号手)负责系统加电 、计算机加电 、发射诸元计算 、随时接收上级信息;四号号手(驾驶员号手)负责主电源开始供电 、车载系统开始供电 、全车取力供电。
但是,只有测发控号手名字尚能写在旅史墙上。电视剧中曾经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好不容易梦寐以求获得了测发控号手的岗位,夏拙却在发射第100枚导弹的时候,发现HBU指示灯亮了,在上级吕征三次逼问之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为的是对自己负责,对连队负责,对整个火箭军负责;展示了夏拙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精神,让观众深受震撼,由衷为之点赞。
但是我觉得对“号手就位”诠释得更为完美的,还是剧中人欧阳俊震耳发聩的那番话:“号手是什么?我记得基地方副司令曾经给我们讲过,号手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岗位,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荣耀。我们与导弹打上交道,事实上就成为了共和国的执剑者,我们手里掌握的是这个国家的王牌和底牌,就位也不仅仅是一个行动的指令,我觉得更是一种状态,一种引而待发随时能战的状态,那么我想问大家,如果战争来临,我们能就位吗?大家应该都不怀疑,我们具备这个能力,毕竟参加了那么多的演习,打了那么多的导弹,毕竟我们是百发百中旅。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真正的战争,是不是真像演习那样,给你一个靶标,让你从容地占领阵地?不是,既然是战争,就一定有对手,有敌人。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我们的敌人,当我们的目光离开靶场,看看外面的世界,就会发现,我们处在一个强敌环伺对手林立的国际环境中,我们的对手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我们的觊觎,在海上、在边境、在网络空间、在隐蔽战场,我们的兄弟部队与敌人短兵相接,每天都在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我说这些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是不轻易出手的那一张底牌,但假如战争今天爆发,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有底气有实力喊出,号手就位。”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21.6.23于深圳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