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昌《云南佛教寺院的场所精神》:佛教多流派的千年融合演变

云南作为全国独有的涵盖汉传、南传、藏传佛教三大流派分布的一个省份,拥有众多的佛教寺院。本书在中国佛教的沿革、流布以及传入云南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寺院的布局特征、建筑特点、园林特色和文化特质,研究了寺院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寺院的场所特征,提出了寺院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全书由绪论、正文、索引及附录组成:绪论综述了写作的背景和研究范围、目的 及意义等;正文1-8章分析佛教传播历史和途径、中国佛教名山与著名寺院建筑,云 南佛教历史及现状,佛教寺院的分布及地方特点等;9~13章从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精神 角度解读佛教寺院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研究游客、信徒、僧侣与寺院之间的精神 联系、共同记忆和场所特征,并论证了保护与传承的要点;附录收集了一些与本书相 关文件、资料及历史文献、图画等内容。

云南三大流派佛教区域影响示意图

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与建筑(节选)

从印度到中国。佛教创立之后,在印度产生了寺院等修行场所,教团传法活 动逐渐从流动场所到固定地点,并建立了僧侣居住、修行、传法的僧院。最早的僧院称为精舍,强调生活修行条件,尚未重视对佛陀的礼供崇拜。精舍的形制和功能较为简单,与当时当地的居住建筑具有同源性。精舍中比较有名的有舍卫城的祇园精舍等,在佛教典籍中多次提及佛祖在此的传法活动。佛陀圆寂后,门徒火化佛陀遗体得到舍利子并建塔供奉,“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宝瓶,竭香花致敬,建宫宇谓之塔。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早期印度佛塔按梵语音译称为窣堵波,其形制和建造工艺与古印度的陵墓葬仪有渊源关系。窣堵波用土石堆筑成半球形,外部围护砌砖,顶部树高幢杆,后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逐渐演化成佛塔,幢杆也演化成塔刹。佛教寺院建造佛塔后,产生了既是佛教的视觉标识,又是佛教精神物化的表现 并受到尊崇的效果,如下图。受此影响,早期的佛教寺院逐渐形成以塔为中心的格局,其主要特征是佛塔为全寺中心,四周布置修行、生活建筑,这一特征也伴随着佛教向西亚、中亚的传播而得以流传开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些掌握建筑技艺的来华僧人主导或参与了佛塔的修建工作,如刘宋时罽宾国高僧昙摩密多,“度流沙,进到敦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柰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沼,极为严净……会稽太守平 昌孟顗……及临浙右请与同游。乃于鄮县之山建立塔寺”。当然,传播过程中窣堵波的外形和高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中原时其形象与印度佛塔已大不相同。随着佛教的传播,除了佛塔,还有石窟这一佛教建筑形式也伴随传播开来,古犍陀罗王国(今 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留下了大量的石窟、佛像石雕等,并对早期的中国佛教建筑 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作为这一时期石窟的代表,含有犍陀罗风格,反映了佛教自印度途经中亚、西亚传入中国的历史轨迹。

作者简介

杜建昌,男,云南曲靖人,生于1977年。具有建筑学本科和风景园林硕士教育背景。正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现任云南中建人文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云南佛教寺院的场所精神》已由电字书设计制作,中国出版社出版,向全球读者发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