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MDT? 医护同时上门?

12月26日,全国首个"互联网+护理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正式在广州上线。患者在手机上即可预约专科护士到家现场服务时还能连线医疗、药学、护理、营养等多学科专家在线会诊,解决疑难问题,升级了以往护理服务为主的护士到家模式。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最先受惠的是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后简称省二医)出院的患者,逐步向社会患者开放。出诊费为262.58元/次,护理处置费另付。

院外护理

体验1

造瘘管不用出门护理

广州妈妈刘女士一周前在省二医顺利生下自己的孩子,三天后正常出院。

不过,此次产子后,她身上还留着一条肾造瘘管,因此担心瘘口、导管护理问题,还有宝宝喂养怎么办等。"住院时我被告知,有什么需要,可以在家申请延续护理出诊",刘女士说,12月25日,她第一次下单了。

12月26日上午,省二医助产专科护士萧桂冰接单上门。

萧桂冰给刘女士做了基本体检、肾造瘘管情况评估;指导正确催乳和喂养宝宝,又为宝宝洗澡、抚触治疗,宝宝很是舒缓安静。"上门护士的手法、技能娴熟得让人放心,一问才知道,人家是工作15年的资深专家了!"刘女士很满意。

但是,刘女士因了解到肾造瘘管护理十分复杂觉得很不安心,希望能更得到全面指导。萧桂冰现场就用手机登录了省二医健康管理平台,连线了刘女士住院时的主管医生、营养师,报告刘女士的情况,得到主管医生的治疗建议、营养师产后营养指导,又请教了省二医泌尿外科护理专家罗友华主任护师进行了肾造瘘管护理指导。

"我觉得不是预约了护士上门,而是请了一个专家团队上门。"刘女士觉得,一次上门,解决了自己担忧的全部问题,太值得了。

体验2

"糖足"在家换药,垃圾也不留下

刘女士是省二医"互联网+护理MDT"上线后首位成功"下单"患者。其实此前,该服务已悄悄试运行一周,家住广州越秀的李先生提前尝鲜了。

李先生患糖尿病10多年,下肢的血管和神经都有损伤,已发生糖尿病足好几次,曾多次到省二医就医。近期他再次出现足部伤口,目前3级糖尿病足恢复期,每周需要足部换药两次。由于足部伤口往返医院出行十分不便。

12月19日,李先生预约了"护士到家"服务,在家迎来了他最熟悉的省二医内分泌科专科护士刘靖雯,还有她另一位同事。

两名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全身和局部评估后,登录医院的省二医健康管理平台,上传患者伤口图像,就患者目前血压偏高、伤口少许渗液等问题,向患者的主管医生、药学部药师和糖尿病护理专家在线咨询治疗、用药及健康管理方案,再根据专家们意见进行伤口换药。整个制药过程,严格按照医院内的标准操作,一丝不苟,过程中不时询问李先生感受。

"实实在在解决了我的出门就医难题!"李先生还注意到,换完药,刘护士还将过程产生的垃圾分类好,放回自带的垃圾袋,带走了,简直让他惊叹。

全国首个:医护融合"一起上门"

"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共2.4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7.3%,其中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1.5亿人,当中行动不便甚至无法自理的差不多占一半左右。"广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丽华告诉记者,据估算,高龄、失能、无子女陪护等需要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的,大约在4400万人左右。

响应这样的需求,今年2月,国家发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案,广东正是全国6个试点省份之一,鼓励全省医院、卫生机构依托广大护士群体,更好服务患病且行动不便的居民。

周丽华说,目前广东除了已经出台一系列居家护理照顾的文件、方案,还加紧培训了600名护理骨干,从中又组成100多人的讲师团,"滚雪球"式培养专业"互联网+护士"。

省二医党委书记、院长田军章指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长期患病卧床、行动不便者、卒中后遗症患者,如果需要回院康复、复诊、健康管理,不但需要家人专门陪同,往往还需要专车接送,过程中辗转也容易出现意外,家人或自请保姆照护又不专业,容易出现感染、伤口难以愈合的情况。

"由护士将护理服务送到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能有效减轻患者、家庭、社会的负担。"田军章表示,省二医的"互联网+护理MDT"模式,更加注重发挥互联网医院优势以及多学科优势。它可在线完成医疗、药学、营养、护理等专业的多学科会诊指导,小问题无需返院找医生,大大方便了患者其及家人,也最大限度保证护理过程安全。

将在线MDT模式,创新性地应用到护士上门服务中,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个上线的"互联网+护理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医护高度融合,相当于医护"一起上门"提供诊疗服务。

问答

费用:"延续护理出诊费"262.58元+护理处置费

护士上门,又出动多科专家线上指导,收费如何呢?

省二医护理部主任汤莉:

这项命名为"护士到家"的服务,收费问题确实是患者们最关心的。

患者缴费分为延续护理出诊费、护理处置费两部分。其中,护士"延续护理出诊费"已获批每次262.58元。这是根据市发改委、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广州地区新增和特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穗发改规字【2018】11号)进行测算、申请、批准的;护理处置费,则根据《广州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完全与医院内收费标准相同。

要提醒的是,目前出诊费是属于自费。而多学科诊疗MDT服务是免费提供,这也体现医院坚持的互联网医疗公益性导向。

病种:多达38个项目

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请"护士到家"?

省二医护理部主任汤莉:

我们理解,居民对于上门护理的需求非常广泛,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请"护士到家"。

作为广州市首批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目前省二医首批开展的服务项目涵盖基础护理、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母婴护理、产后访视、骨科护理等38个项目。

这主要是因为需要医、护、药、营养、康复等多学科在院后服务高度融合,才能真正在院外、在居民家中实施精准护理。

服务地域:从海珠区辐射广州全市

"护士到家"的服务地域、人群有限制吗?

省二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观明:

目前,该项"护士到家"服务,覆盖面为该院住院后出院的患者,未来将逐步完善,评估人力资源等多项要素,逐步向社会开放。

比如,我们在服务中增加了"健康教育清单"流程,团队会全面评估患者后,给出包括运动、营养、一般康复训练等维度的个性化健康知识清单,并通过随访协助患者及家庭进行个体健康管理,这样的流程,先服务海珠区为主的区域患者,还可提供广州市内服务。

团队:护士人均工作经验达14年

上门护理的人员技能水平是如何保障的呢?

省二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观明:

医院为"护士到家"组织了高水平、高年资的服务团队。

按照《广州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标准,筛选、培训从业护士共160人,平均工作年限13.97年。互联网+护理服务多学科专家支持团队59人,涵盖了医疗专家 20人,护理专家36人,药学专家2人,营养师1人。

医院开展系统培训考核,确保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已组织160名护士进行18学时培训,已有90人获得上门服务资格(准入资格)。我们建立了居家护理护患双向的质量互评机制,落实"线上线下,同质管理";组织制定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制度、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医疗风险防范制度及紧急情况处置流程等56项流程规范的制定,确保"互联网+护理服务"安全、有序开展。

安全:双人上门 专车接送 全程记录

上门提供服务的护士,安全又是如何保障的?

省二医护理部主任汤莉:

在接到"护士到家"订单后,我们会进行包括服务风险在内的全面评估,服务风险高的,会有"黑名单"制度;

其次,不支持单人上门,坚持的是两名护士一起到家服务,并且是由医院派专车接送;

第三,上门后,全程音视频记录,上门护士还佩戴定位装置,记录全轨迹,购买个人意外保险、护理责任保险等护航;

第四,服务操作前,签订知情同意书,操作风险高的,不在家进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