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的开始,首先让我们来想象一个未来的场景。
假设在几十年后,人工智能已高度成熟、物联网在5G乃至6G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已铺设完毕,智慧城市已经建设成功,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呢?
假设你某一天早晨醒来,发现你已经腻烦了在VR世界里的各种新奇感受,想要去附近的旅游景点全身心地拥抱一下大自然。
于是你对你的机器人管家说:“安排一下,我要去XX旅游景点。”
你的屋内无处不在的声音采集器采集到你的语音信息,将它通过5G/6G网络发送给机器人管家的人工智能(AI)中心。
AI搜索并调用了附近一些服务器的边缘云计算资源,把你的语音信息和你出生以来的语音历史数据库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识别出你的语音的具体含义;
然后AI帮你在网上订了景点的门票,并且预定了无人车接送;这些交易都在区块链系统中完成,从而交易的可信度得到了保证。
在做完这一切以后,AI将答复的音频信息,通过5G/6G网络发送给你的机器人身上的麦克风,于是机器人管家答道:“知道了,主人;已经安排妥当。”
在你乘坐着由AI通过车联网系统控制的无人车,前往景点的时候,你想要欣赏一下沿途的景色,于是打开了车窗的AR功能。
车窗迅速显示出沿途的景色,并且在经过每一栋建筑物、每一棵大树时,标示出它们的名称及相关信息。
同时,AR车窗也在车窗的角落里标示出目前的车速、前进的方向、以及今天的气温、风速等天气情况。
你开始厌倦窗外的景色,于是关闭了AR车窗,戴上VR眼镜,想要看看那个景点有哪些景色。
于是,AI帮助你通过5G/6G网络,连接到一部景点的3D建模虚拟实境中去;你可以在这个虚拟实境中通过地面的、天空的乃至地下的各种视角来了解这处景点。
不久后,无人车将你送到了景点,你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好了,到了这里,你应该就能大致了解到,AI、5G、物联网、AR/VR、云计算、大数据等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框图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智慧城市里,人工智能,也就是AI,起到的是大脑的作用。
云计算通过整合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各种服务器,给这个大脑提供了运算和存储的资源;
这一个个服务器,就相当于大脑的一个个脑细胞。
大数据记录了这个城市的一切历史数据,让这个大脑对这些数据进行学习,并且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将这些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因此,大数据就相当于这个大脑的记忆系统。
物联网,包括VR/AR、车联网、机器人以及其它所有联网的设备和传感器,
它们构成了这个大脑的手、脚、口等运动器官以及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
5G/6G等通信网络,则构成了在大脑和运动、感觉器官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神经系统。
通过下图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直观一些。
于是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说5G时代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在5G以前,网络延迟很高,传输带宽又比较小,无法满足像车联网、AR/VR等应用场景。
这就好像一个人神经传导速度非常慢,眼睛看到的东西要很久才能传递给大脑,大脑发送的命令要很久才能传递给四肢,那么这个人甚至不能完成一些非常基本的动作。
而在5G时代,这个人的全身神经都已经打通了,那么我们就可以锻炼大脑,强化五官四肢,来增强这个人的行动能力。
到了这里,想必你已经非常深刻地了解了AI、5G、物联网它们各自的定位以及相互关系;
那么我再把这些名词的定义列出来,想必对你来说,想要理解它们就不再困难了。
这里我偷个懒,直接将百度百科的定义搬了过来: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
百度百科定义: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简单来说就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的大脑。
前一阵比较火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概念,都属于这一范畴。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百度百科定义: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
简单说就是把各种服务器资源整合到一块,在需要的时候,按需求调用其中的一部分资源,执行计算存储之类的工作。
现在国内的百度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都属于此类;
不过他们整合的都是自家的服务器,都是分开各玩各的。
大数据(Big Data):
百度百科定义: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简单点说就是把大量的、单独来看没有什么价值的信息收集起来;
通过特殊的处理方式,找到其中的某些规律,从而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价值(数据挖掘)。
AI的训练一般和对大数据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简称5G:
百度百科定义: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后的延伸。
就是比4G带宽大(4G的一百倍左右),比4G时延小(时延在几毫米以内)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
当然它还有能耗低等其它一些优点,这里就不说了。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千万不要误看成是LoT):
百度百科定义:是指通过 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从广义上来讲,一切能联入网的东西都应该算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比如说车联网、机器人等;
在物联网时代,机器人和物联网里的其他自动化设备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很模糊。
总体来说互联网在之前有两次革命:
第一次发生在互联网诞生的时候,本质是PC互联;
第二次是移动互联网,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而物联网则应该是互联网的第三次革命,本质是万物互联。
AR/VR: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
百度百科定义: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简称VR:
百度百科定义: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目前的VR和AR多是在眼镜上实现的,当然AR也可以在一些透明玻璃屏幕上实现。
总体来说AR就是在你透过眼镜,看到的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附加信息,以协助你更好地理解真实世界;
或者是直接将一些不属于现实世界的图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
比如说将看到的可疑危险分子标为红色,或者是在地上标示箭头引领前进方向等等;
VR则是彻底屏蔽现实世界,让你看到一个完全的虚拟世界;
随着你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移动、旋转,这个世界就会将它的不同场景呈现在你的视野里。
好了,相信看到这里,你已经基本了解了AI、5G、IoT、AR/VR、云计算以及大数据这些概念;
为了防止遗忘,收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