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烛火包裹着古老文化中的孝和善

图|千库网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我国几千年古老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其中中元节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 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夏朝甚至更早,根源有二:一是拜月,二是秋尝。

据《礼记·祭义》记载:“祭日于坛,祭月于坎。”远古时期的人们每逢月圆之夜都要聚集庆祝,也即“跳月”。直到战国、秦汉时期拜月仍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中元夜看月

唐·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秋尝”则是祭祖习俗的由来,牵涉到民间古有的祭祖节。每逢初秋此时庆贺丰收、酬谢大地,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展示秋成。

西晋时期,佛经《盂兰盆经》翻译传入中国,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的孝道观念暗合,七月十五被佛教征用,但 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最早为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

图|腾讯网

后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修行记》中也记载:“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这里的“中元日”便是道教中的“地宫赦罪日”。 道教兴起后,“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固定为节名,节期也就定为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日观法事

唐·卢拱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盂兰盆道场即事

明·王彦泓

两月三丧哭不干,雁行相对雪衣冠。

红灯照渡同千盏,翠竹扬旙各一竿。

几处旧家都梦影,一丛新鬼暂盘桓。

他生未必重相认,但悟无生了不难。

“七月半”祭祖节、盂兰盆节、中元节实为民间世俗、佛教、道教的三个节日。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的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佛教里看重为无主孤魂做“普渡”;道教则强调“孝道”。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就曾写道:“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今人以是日祀祖,通行南北。”

后世,中元节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化为三者的融合,成为三节合一的节日,并在全国普及流传至今。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從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

清·纳兰性德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

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

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衣天。

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中元节的习俗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元节习俗众多,在北齐时的《颜氏家训》, 南朝 时的《荆楚岁时记》, 宋 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书籍中都有提及。 包括放河灯、放焰口、跳天灯、烧包、烧幽、盂兰盆会、祭祖、烧纸等,都是中元的习俗或祭祀活动。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放湖灯|王弘力

而区分于地域、民族,中元习俗在全国范围内也各有差异,例如华北地区的“送羊”,河北地区的“送面人”,满族的“放小船”等等。 但总的来说,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祖先的孝敬和对于善的推崇。

中元作

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 元

宋·徐集孙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在当代,中元节因为在发展演变中,在诸多迷信思想的影响下,被后世附会了诸多禁忌,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不突出,逐渐被冷落。 然而 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元节体现出的是文化背后的一种信仰。

由上古开始,以追怀先人、敬祖尽孝为文化核心的中元节,时至今日仍然在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孝”的看重以及对生命、死亡的思考。 节日在慰藉逝者的同时,更宽慰了生者的心灵,不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崇敬祖先、孝亲爱亲,还提醒人们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充满人情味。

它是人们怀念亡故人的日子,是弘扬“孝”文化的窗口,是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珍惜当下、孝老爱亲,在时代不断向前推进发展的同时慎终追远、勤勉互爱的醒世钟声,是中华文化千年传承里不可熄灭的烛火。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