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与轮子》
[美]理查德·W.布利特 著
于子轩 戴汭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人类在使用骆驼的过程中进行了哪些创新?为什么在中东的辽阔区域里,骆驼运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取代了轮式运输?传统观念一般把轮子看作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发明,而骆驼则是笨拙落后的运输形式。本书通过回顾骆驼从古至今的驯化和使用历史,层层深入、有理有据地挑战了这一出自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作者借鉴考古学、艺术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与骆驼饲养业相关的知识,同时运用大量图像证据,探讨了骆驼的使用对人类历史,尤其是中东和北非的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揭示了骆驼运输的社会、军事、经济、技术意义。
>>内文选读:
前言(节选)
我对骆驼的研究,部分归因于我对当今社会人与动物之间距离的思考。贯穿骆驼历史的两大基本主题,一是作为负重手段的驮运骆驼与轮式运输之间的竞争或并存关系,二是通常为游牧人的专门养育骆驼的人群与使用骆驼作为劳力但不养育骆驼的人群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的讨论风格更接近所谓的技术史,因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使用骆驼的不同方式的主要标志,是利用动物能量的装备类型。我的真正意图是,尽可能完整而简练地展示从古至今这一特定家畜如何融入人类社会的整体背景之中。
回想起来,使我投身于人与骆驼关系研究的经历发生在1966年的伊朗。那是我第一次去中东,我常常震惊于日常生活中家畜的无处不在。绵羊在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征服者穆罕默德大清真寺庭院里吃草,马拉车在土耳其和伊朗的小镇中比出租车更常见。在美国生活中跟动物不甚接触的我,对这种到处存在动物的异域风情大感新鲜。
一天,我在伊朗东北部尼沙普尔的乡间小路上骑车,被一个牧羊人正往镇上赶的小羊群拦住了去路,我的这一观点转变了。我等着牧羊人清出道路,但他全神贯注:他正用他的棍子打一只奄奄一息的羊。既然我别无选择只能观看这一于我而言堪称恐怖的图景,我便开始思考,那些羊显然正被带到市场,而那只被打的羊显然非常虚弱,可能是病了。它走一两步就跌倒,然后被牧羊人打。我开始明白,牧羊人打它让它走,是因为如果羊死在半路他就无法卖掉它。我注意到,当鞭打对羊的移动作用越来越小的时候,牧羊人几近落泪。我认为他知道那只羊恐怕永远也到不了尼沙普尔了,但他还是不停地试着赶它走。如果它没走到那座城市,它也就不能存在了。
后来思索这件事,我得出结论:一只羊可能就是收益和损失之间的区别,就是一天的硕果累累与徒劳无功之间的区别。如果他是受雇的牧羊人,那只羊的损失可能会影响他的名声从而影响他的整个经济和社会地位。简而言之,我第一次意识到人与家畜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我早出生50年,要我来评估这类事件,我一定会认为这种相互关系理所应当。像过去一样,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使我后来在骆驼研究中始终铭记定义了家畜特征的人类背景。我想了解的,不仅仅是骆驼养育者如何对待他们的牲畜,也包括当动物与不养育动物的社会接触时,它们会对这些社会施加何种影响。
这是一本关于骆驼的书,但书中骆驼都与人类社会有关,只涉及骆驼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幸的是,这便意味着那种一提到骆驼就会联想到的问题——骆驼没水能走多久?骑骆驼会让人产生晕船的感觉吗?骆驼总在吐口水吗?——即使涉及也是一带而过。不过,这本书会提出许多新问题,对部分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并试图回答所有问题。
作者:[美]理查德·W.布利特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