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文|南川大叔(nanCSS)
前段时间,支付宝和网易云纷纷上了热搜,因为广大网友都在质问它们,为什么没有年度总结了?
好像这些app不出一个总结,2018年就白过了一样。
当然这些app也不负众望,没过多久网易云年度听歌报告就出炉了,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年度报告,开始回忆:
为什么一首歌可以听上百次?
半夜3点听悲伤情歌的那天到底怎么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人和事,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自己渐渐遗忘。”
以前不信,可现在才发现,人真的太容易遗忘了。
所以我挺喜欢这样的大数据,因为它总是可以帮人回忆起那些被尘封起来的往事。
朋友心蕊的歌单里,写了这样一句话:
“这一年里,你一共在云村听了2341首歌,你热衷民谣,喜欢在深夜听歌。”
心蕊在朋友圈发布截图,配文说:
“不是我喜欢在深夜听歌,而是我下班已经是深夜了”
心蕊一年前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跑到私企去做互联网,原单位的同事觉得她疯了,新公司的同事也觉得她选错了路。
心蕊就在别人的不可思议中,从头开始学习互联网知识。
她觉得只要自己肯学,就一定可以。
但工作了一个月才知道,她全力做到的最好,可能还不如别人的随便搞搞。
在温室里待久了的心蕊,没有互联网思维,没有抗压能力...
她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很高,一旦没达到,就开始怀疑自己:
“我是不是真的选错了?”
但即使是选错了,也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于是她只能加油,再加油。
为了一个案子可以熬通宵,为了一个数据可以不吃饭,每次回家都是最后一班地铁,这个时候心蕊总会拿出耳机听歌。
《可乐》《烟火》《不露声色》这些歌,陪心蕊度过了最难熬的那段日子。
粉丝@笑离说,她2018年听到最多的词是“等待”。
“我们要等待,而我,应该等待。”
“蓦然之间,才知道你就是我在等待的天命之选。”
2018年是笑离和男友异地恋的第二年,现在已经正式步入了第三年。
两个人在一起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等我”。
大学的时候说的是:
“等这个周末没课,我就去找你。”
现在毕业了在不同城市上班,说的最多的是:
“再等一等,我们就结束异地。”
两个人天天掐着时间算可以见面的日子。
经历过异地的人都知道异地的苦:
打着情侣的名号,过着单身狗的日子;
手机里永远有两个天气定位,天冷的时候,打电话提醒他添衣,下雨了,提醒让他带伞。
每一次相见都意味着要别离,车票比合照还多。
有多少人曾憧憬于幻想:
“我一定会等你。”
却终究败给了现实:
“对不起,我坚持不住了。”
笑离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可是等她冷静下来后,才觉得:
“谈恋爱这件事,不只是为了两个人能一起去哪里玩,更重要的是两个人不在一起的时候,能够互相成为对方的力量,让人在工作很辛苦的时候,只要想起对方的脸,就能再努力一把。”
笑离给我分享了自己和爱人的聊天记录,他们每天都在为彼此加油,我想笑离的等待,终归是值得的。
同事霄霄把自己的年度歌单发到了朋友圈,引得众人一顿嘲笑。
因为在11月11日这一天,霄霄把一首《我的一个道姑朋友》听了258次。
大家都调侃霄霄再不恋爱就要出家了,霄霄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所有人都只觉得歌曲的名字搞笑,但没有人真的去听那首歌。
其实,这是一首悲伤的歌。
歌曲下方网友这样评论说: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此生也不想为情所执着。”
我想那晚的霄霄,或许自此斩断了情,再也不想被情所困了吧。
朋友大旭在12月29那天睡得很晚。
凌晨03:26还在与音乐为伴,那一刻他在听马良的《往后余生》。
往后余生,风雪是你
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
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
目光所致,也是你
其实不只是听,还在跟着唱。
因为他当天结婚,中午的时候新娘要伴随着他的歌声上台。
而那天我也被折磨到半夜。
普通话不标准的大旭,拉着我给他一句一句的纠正字音,我实在熬不住了,便吐槽道:“你别唱跑调就行了,谁管你字音准不准确。”
平时二半吊子的大旭对着我说:
“我媳妇儿一辈子就结这一次婚,这是她梦想的婚礼,可不能因为我搞砸了,我什么都要给她最好的,包括我的歌。”
那天,我陪大旭唱到半夜4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婚礼很完美。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你听过的歌里,藏着你爱过的人。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好听,而是它戳中了我们孤单又脆弱的心灵。
人啊,生来就是孤独的,歌曲也是。
当两个孤独的个体碰撞到一起,听听旋律,品品歌词,寻着记忆,想着故事。
这么一想,便没那么孤独了。
听着《分手快乐》便觉得分手真的会快乐;
听着《我怀念的》会想念,但不会再去寻找了;
听着《等你下课》回忆涌来,想起那个有关初恋的夏天。
2019年的歌单已经开启,这里又会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故事的作者是你,希望这故事,甜蜜又有趣。
-----------------
插图|文章插图来自微博@文艺公司。
线条剪辑狮 | 伊丽莎白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