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这些“脱钩派”们不仅仅关注着贸易和科技的切割,还炮制着与疫情密切相关的各种说法,急迫地要为灾难找到“凶手”,对此需要一些理性的梳理。

反对全球化的人在“抗疫”斗争中又找到了新论据,他们声称是全球化加速了病毒传播。而且,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将减缓全球化前进的速度,有人甚至预测疫情会进一步推动中美等主要国家的关系“脱钩”。 这些“脱钩派”们不仅仅关注着贸易和科技的切割,还炮制着与疫情密切相关的各种说法,急迫地要为灾难找到“凶手”,对此需要一些理性的梳理。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病毒的传播自然与此有关,只要有流动就有传播,但因此就把全球化视为疫情的罪魁祸首却十分偏执,起码经不起事实的验证。纵观历史,病毒始终与人类为伴,与人类一起塑造着文明的进程和形态。史学研究表明,欧洲文艺复兴与中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密不可分。那场发生在1347年的瘟疫几年内夺走了欧洲约2500万人的生命,相当于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人们对此束手无策,甚至把犹太人当做施毒致疫的罪魁烧死“消毒”。尽管当时犹太人中也有人患病身亡,但失去理智的人不相信犹太人的无辜。这次黑死病疫情成为人类至今记录到的为害最大的一场瘟疫,也是空前的人类自我残杀。这些都发生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以前。

除了“躺枪”的全球化,还有不少奇特的观点冒出来。有欧美媒体忙不迭地把病毒和“中国制造”扯在一起,更有甚者打出“亚洲病夫”的标题。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早有“疾病阴谋论”的先例,14世纪“黑死病”肆虐时期,饱受折磨的人们不相信孕育灾难的温床恰是当时欧洲城市糟糕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而是他者,是来自遥远的东方:或是中国,或是中亚,或是印度。尽管到现在也没有确凿科学证据证明病毒来自中国,但那些说法却如病毒般顽固地流行,一些甚至已经进入教科书,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常识。15世纪侵染欧洲君王和贫民的梅毒在欧洲各国或是被叫做“法国病”,或是“意大利病”,或是 “英国病”“德国病”和 “波兰病”,五花八门,但共同的一点是都拿他国的名称来称呼梅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地域黑”。

疫病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需要各国共同应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抗疫”斗争是在为人类免受疫祸坚守着第一道防线。国际上一些人有必要弄明白的是,并不是全中国都在遭受疫情侵害,除了湖北地区,中国各地主要是防止疫情扩散,比如在上海,市民受到传染的可能性大致是十万分之一,人们严阵以待,但生活仍然在继续。历史上一再出现的各类重大疫情表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以邻为壑不可取,多边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制度层面的全球化是人类保护自身社会进步的基石,世界卫生组织是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抵御疾病的大厦,在抗击SARS、MERS及埃博拉等重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也应看到,一些国家的政客及媒体落井下石,拿疫情做文章,大肆发挥种族主义的想象,有意无意地在把防疫隔离变成“隔离中国”,这些都与理性背道而驰。(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